百香果豆芫菁的危害(百香果豆芫菁防治方法)
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625/1-240625003445356.png百香果豆芫菁形态特征 生活史需经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阶段。体长14-27毫米,体色除头部为红色外其他部分为单纯的黑色,身体部分地方具有灰色短绒毛。成虫主要于夏季出现在中低海拔地区,为植食性昆虫,经常成群出现在茎叶或花上啃食。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625/1-2406250034592b.png百香果豆芫菁为害状 以或虫为害百香果的叶片,尤喜食幼嫩部位,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吃光,只剩网状叶脉。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625/1-240625003510308.png百香果豆芫菁发生规律 在东北、华北一年发生1代,在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年发生2代。以第5龄幼虫(假蛹)在土中越冬。在1代区的越冬幼虫于6月中旬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为害,8月为严重为害时期。成虫白天活动,在百香果枝叶上群集为害,活泼善爬。成虫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且能从腿节末端分泌含有芫菁素的黄色液体,如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发泡。成虫产卵于土中约5厘米处,每穴70~150粒卵。 豆芫菁成虫为植食害虫,但幼虫为肉食性,以蝗卵为食。幼虫孵出后分散觅食,如无蝗虫卵可食,则饥饿而死。一般1个蝗虫卵块可供1头幼虫食用。 百香果豆芫菁防治方法 1、越冬防治:根据豆芫菁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的习性,冬季翻耕果园,增加越冬幼虫的死亡率。 2、人工网捕成虫:成虫有群集为害习性,可于清晨用网捕成虫,集中消灭。 3、药剂防治:对受害严重的果园,可用40%噻虫咻悬浮剂1000倍液,也可用4.5%高效氣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高效氣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杀成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