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用什么药治?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怎么治
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707/1-240FG35035B7.png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症状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多发生于根系,侵染时间主要在苗移栽时期。草莓染病后,首先局部幼根尖端发暗变软,起初根系其他部分尚能生长和萌发新根,后期解剖根部可发现其根部的中柱呈红褐色腐烂。地上部分表现为草莓苗移栽定植返青、发生新根和新叶后,植株生长发育迟缓,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边缘变紫红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渐渐叶片边缘微卷,叶尖萎蔫,逐渐整个叶片在中午萎蔫,翌日早晨恢复,反复3~5天后病情加重,全株倒伏萎蔫,直至枯萎死亡。因草莓品种与田间环境不同,病情发展进程差异很大。一般温度高土壤干燥透气时,根部红中柱症状并伴有植株矮化萎缩状态可持续数月;而土壤湿度高时红中柱症状出现后叶片即可萎蔫,数日后全株枯死。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707/1-240FG35046143.png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发病规律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由真菌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的草莓疫霉菌( Phytophthorafragariae Hickman )引起。病菌以卵孢子长期存活在土壤中。春季,当土壤条件处于低温潮湿的时候,卵孢子萌发形成孢子囊,孢子囊中的游动孢子被释放到水饱和的土壤中后,经短距离游动到附近的草莓根尖或伤口侵入并定殖扩展,引发根系红色中柱的症状;部分游动孢子运动到土壤表面,通过病株、土壤或基质、雨水、灌溉或农事操作被扩散为害。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707/1-240FG3505Uc.png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发生原因 1、品种抗病性:不同草莓品种间发病差异大。据调查,“硕丽”“鬼怒甘”“丹莓二号”等草莓品种较抗病;而“章姬”“丰香”等品种抗病性较差。 2、土壤条件: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属土传病害,在连续栽培多年的地方容易发生。当土壤条件不合适时,病菌以卵孢子进入休眠,游动孢子不能活动难以侵染。一旦遇到田间积水、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等凉湿条件,卵孢子就会再次萌发侵染。而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透气好和土质疏松的土壤环境,或采用基质育苗或栽培,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 3、气候条件:病菌孢子囊生长与游动孢子的活动需要充足的水分,并借水和空气进行传播。当土壤中水分充足、温度适宜(一般4~25℃,最适7~15℃)时游动孢子活动能力强寿命长。因此多雨冷凉的气候条件会加速红中柱根腐病的病情发展。春秋多雨年份易发病。当地温高于25℃时病菌活动停止,即使湿度再大也不发病,已发病的病情发展停滞。 4、田间管理: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使草莓的抗性减弱。大水漫灌降低地温,土壤湿度增,优化了病菌发生条件,从而增加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促使草莓病害加重。中耕或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发生,造成草莓根系伤口,则加重病害发生。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预防措施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选择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辅以土壤消毒和药剂防治,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害。 1、选择优良抗病品种:加强抗病品种引选,如“怒甘”“硕丽”“丹莓二号”等;选用无病虫的壮苗,加强苗床管理。 2、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透气好和土质疏松的田块。实施高垄栽培,建议垄高30~40厘米,以便于排水。平衡施肥,增强植株抗性。避免大水漫灌。清洁田间园,及时无害化处理病株。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防治药剂 草莓定植前用棉隆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或于盛夏高温季节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杀死病菌。根据病情发生趋势预测,在初发病时,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可喷洒16%多抗霉素可溶粒剂4000~5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每隔4~7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