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上酒痕 发表于 2025-2-26 23:15:31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102/1-24010210441b62.png马铃薯病毒病症状和传病途径  花叶病是主要在小叶的叶脉间叶肉组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或在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病斑,叶面粗缩,叶肉绿色部分色深,叶脉下陷,严重时叶缘呈波状。一般患病植株减产10%左右,重病株可减产50%左右。卷叶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下部的叶片卷曲,叶组织变脆发硬,病重时叶片卷成筒状。患病块茎内部常出现网状褐色坏死斑驳,因品种不同减产不等,一般减产40%~70%。接触或蚜虫均可传毒、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http://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40102/1-2401021044333B.png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条斑花叶、普通花叶和卷叶发生严重的二季作区选用郑薯5号、郑薯6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等。  ②推广利用脱毒薯。建立脱毒薯繁育基地,通过检测淘汰病薯,生产上通过二季栽培留种。利用茎尖脱毒苗生产种薯,因地制宜地实行留种和保种措施,防止蚜虫传毒和各种条件下的机械传毒,建立良种繁殖体系。  ③加强栽培管理。加大行距,缩小株距,高垄深沟,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拔除病株,减轻发病。  ④防治蚜虫。调整播种期、收获期。春季早播、早收,秋季适当晚播,避开蚜虫迁飞高峰,减轻蚜虫为害传播,躲过高温影响。马铃薯出苗后,立即喷药防治蚜虫。  ⑤整薯播种。种薯田应采用整薯播种,杜绝部分病毒及其他病害借切刀传播。  ⑥药剂防治。用1.5%的植病灵1000倍液加20%的病毒A600倍液喷雾,或5%菌素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防病效果较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