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惜颜 发表于 2025-4-6 17:02:46

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https://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50331/1-250331122U5438.png大多数水稻病虫害都喜高温高湿,早、中、晚稻生育期都要经历这个时期。而病虫在施肥较多、禾苗长势旺盛的稻田往往发生较重,防治不当有可能造成病虫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及品质下降。  根据这一情况,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提倡综合防治策略,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因时、因地、因病虫而治,做到增产、增收,减灾,减少用药,减轻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都应该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为防治病虫害的总策略,在具体做法上应采用“治小田,保大田”,“抓秧田,控本田”以及“前压后控”等防治策略。“治小田,保大田”。病虫在小面积发生时应立即防治,以保证大面积不受危害。如稻瘟病、白叶枯病,在出现发病中心时,就应该进行防治,以防止其蔓延。二化螟危害水稻出现枯鞘团,即使数量不多,也应该用药挑治枯鞘团,以减少下一代的发生数量。  “抓秧田,控本田”。秧田面积小,防治方便,省工省药。秧田防好了,能有效的控制本田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如苗稻瘟防好了,能减少本田叶瘟的发生;秧田除好了稗,可减少本田夹心稗的数量;将在秧田产卵的螟虫防治好了,能减少本田的螟害,等等。  “前压后控”。即压低上一代害虫的数量,以控制下一代的发生数量。如晚稻褐飞虱,采取措施压低第四代的发生量,可以减少主害带--第五代的数量,从而可减轻晚稻穗期防治褐飞虱的压力。再如三化螟,在水稻苗期防好了,可减少穗期的发生量,减轻穗期危害。  要注意三查三定,即查害虫发生密度,定防治对象;查天敌密度,定是否要打药防治;查天气状况,定防治时间。如果不搞三查三定,就会出现盲目打药的现象,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且增加了环境污染,影响田间生态平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