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有哪些发病症状和发病习性?如何防治稻瘟病?
https://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50331/1-250331122935917.png稻瘟病症状 1、苗瘟:幼苗基部出现灰黑色,有灰色霉层,使秧苗呈淡红褐色,卷缩枯死。 2、叶瘟:分蘖期发病,叶片可形成4种不同病斑:a.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扩展较快,初呈微粒点状,以后逐渐扩大,如绿豆状,两端变大后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中心灰绿色,斑外缘呈水渍状,背面产生灰青绒毛霉层;b.慢性型,病斑梭形,外围中每部为黄色晕圈,边缘坏死部红褐色,中心崩坏部为灰白色;c.白斑型,斑点白色,一般呈现圆形,呈不规则形,大如油菜籽粒;d.褐点型,斑点褐色,很小,一般不扩大,多数被限制在两个中脉中间。 3、节瘟:节间初呈褐色小点,后向四周扩大,节部组织被破坏后下凹,表面长一层灰青色霉层。 4、穗瘟:枝梗、穗轴、穗颈受害,先呈褐色,后变灰色或黑色,发病早而重的可形成白穗。https://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50331/1-2503311229452H.png稻瘟病发病习性 1、稻瘟病由空气传播为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因抗病能力低,易引起叶瘟和穗瘟。温度与水分影响长期深灌、温灌、高温多雨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2、施肥影响:偏施氮肥或追肥过迟都易发病。 3、品种影响:感病品种易发此病。https://img.runkanwang.com/uploads/allimg/20250331/1-2503311229551B.png稻瘟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要注意选用感病率不高,损失率低,呈水平抗性的品种。在暂无良好抗性品种的地区,注意用几个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搭配种植,可以减轻病菌的危害程度。品种的抗性是抗病栽培的基础。品种的抗性好,可以减轻防病难度,减少用药次数,提高经济效益。这在病区显得尤其重要。 2、降低菌源基数:这包括选用无病稻种;进行种子处理,如用1%石灰水浸种,也可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正确处理秸杆,将染病的稻草或用作沼气生产的原料,利用沼气生产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灭菌。 3、加强栽培管理根据苗情、土质、气候、品种,合理施肥、灌水。施足基肥,浅水勤灌,适时晒田。 4、药剂防治: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适时防治,常用药剂有:70%稻瘟灵乳油、75%三环唑、70%硫环唑乳剂和40%富士一号的可湿性粉剂等及其升级的药物。在上述药剂中,三环唑的预防时间较长,富士一号的活疗效果相对较好。应用时要注意药物的搭配使用,不要只用一种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由于水稻穗颈节多有毛,容易兜水和利于病菌萌发侵入,因而要特别注意孕穗至抽穗时的保护药剂施用。要求药剂喷施均匀,雾化效果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