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马铃薯蛴螬危害及防治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96 | 回复0 | 2025-2-26 23: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铃薯蛴螬为害症状和生活习性  

蛴螬为金龟子的幼虫。金龟子种多,各地均有发生。幼虫在地下为害马铃薯的根和块茎。其幼虫可把马铃薯的根部咬食成乱麻状,把幼嫩块茎吃掉大半,在老块咬食成孔洞,严重时造成田间死苗。金龟子种类不同,虫体也大小不等,但幼虫均为圆筒形,体白、头红褐或黄褐色、尾灰色。虫体常弯曲成马蹄形。成虫产卵于土中,每次产卵20~30粒,多的100粒左右,9~30天孵化成幼虫。幼虫冬季潜入深层土中越冬,在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5℃左右时,上升活动,土温在13~18℃时为蛴螬活动高峰期。土温高达23℃时即向土层深处活动,低于5℃时转入土下越冬。金龟子完成1代需要1~2年,幼虫期有的长达400天。

马铃薯蛴螬防治方法  

①施用农家肥料时要经高温发酵,使肥料充分腐熟,以便杀死幼虫和虫卵。  

②毒土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剂400~500克,或3%辛硫磷颗粒1.5~2千克,拌细土50千克,于播前施入犁沟内或播种覆土。或每亩用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稀释,而后拌入35千克细土配制成毒土,在播种时施人穴内或沟中。  

③毒饵诱杀。用0.38%苦参碱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少量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子饼或菜子饼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  

④在成虫盛发期,对害虫集中的作物或树上,喷施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