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 四季豆白绢病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查看56 | 回复0 | 2025-4-1 18: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四季豆白绢病症状及危害  

四季豆白绢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多雨、湿度大的地区。  

四季豆白绢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豆荚,发病时在茎基部或豆荚上先出现辐射状扩展的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后在病部上形成菜籽状褐色菌核,引起豆荚湿腐。茎基部皮层变褐腐烂,最后植株萎蔫死亡。

二、四季豆白绢病传播途径  

1、四季豆白绢病的病原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的条件下或通过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表茎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  

2、四季豆白绢病的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田间病原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

三、四季豆白绢病发病原因  

在土壤湿度大,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四季豆白绢病发病重。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菌核混在种子上越冬。翌年初侵染由越冬病菌长出菌丝,从根茎部直接侵人或从伤口侵入。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宜温度28~32℃,最佳相对湿度为100%。露地栽培时,在6~7月份高温多雨天气,或时晴时雨天气发病严重。气温降低,病害减轻。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高时,发病重。

四、四季豆白绢病预防措施  

1、发病重的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水旱轮作。  

2、深翻土地,把病原翻到土壤下层。  

3、发同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穴中撒入石灰消毒。  

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硝酸钙,可以减少发病。并结合整地,施入消石灰,使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  

五、四季豆白绢病防治农药  

发病初期喷施或50%混杀硫悬浮剂 5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 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 2 0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或用20%利克菌乳油 800倍液灌穴或淋施1~2次,间隔期15~20天。  

1、定植前进行深耕,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果实直接与地面接触。保持地面干燥,防止地面积水。  

2、发病初期施用40五氯硝基苯兑细土100~200份,撒在病部根茎处,防效明显。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