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 大葱褐斑病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查看59 | 回复0 | 2025-4-2 12: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大葱褐斑病症状及危害  

大葱褐斑病又叫大葱叶尖黄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的病斑梭形,长10~30mm,宽3~6mm。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引起叶片局部干枯。  

该病有日趋加重的趋势,发病后轻重减产15%~30%,严重的能减产70%左右。

二、大葱褐斑病传播途径  

大葱褐斑病的病原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或灌溉水进行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发病后病部产生的病原进行再侵染。  

同时,种子也可带菌,引起发病。

三、大葱褐斑病发病原因  

1、大葱褐斑病的病菌喜温暖湿润的条件,气温18~25℃,相对湿度高于85%及土壤含水量高易发病。  

2、大葱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蔽,通风透光不好;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大棚栽培,通风排湿不及时,引起湿度过大易发病。  

3、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时易发病。  

四、大葱褐斑病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大葱品种,如高脚白、五叶齐、章丘大葱等;另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小时,浸后要充分水洗,避免药害,阴干后播种。  

2、大葱种植必须与葱蒜类间隔3~4年方可种植。可与小麦、玉米等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3、选择地势高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近年没有种过葱蒜、富含有机质、疏松地砂壤土、PH值在7~8的地块种植。同时在播种、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减少病源和虫源。  

4、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摘除病叶,减少田间菌源。  

5、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肥,重施磷、钾肥,实行平衡施肥,促进大葱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6、田间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  

五、大葱褐斑病防治药剂  

在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升,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