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 黄花菜霉杆病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查看34 | 回复0 | 2025-4-14 1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黄花菜霉杆病症状及危害  

霉杆病是黄花菜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30%~50%。黄花菜发生早的苗期主要病害。  

霉杆病主要危害花薹和叶片。病菌从叶片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叶脉附近出现暗绿色小斑,后迅速扩大为水渍状、中部颜色较深的椭圆形斑块,并与其它斑块相连,形成大斑。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干燥时破裂,叶片易折断,湿度大时病斑部有淡红色霉层。花薹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有时几个病斑汇合成10多厘米长凹陷病区,影响花薹生长及花蕾的形成,或致花薹折断而枯死。  

二、黄花菜霉杆病传播途径  

黄花菜霉杆病的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的枯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染叶片或幼苗,经3天潜育即显症,显症后6~7天,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春黄花菜枯死后,病菌可在枯叶和花薹上越夏,进入秋季侵染秋苗。  

三、黄花菜霉杆病发病原因  

湖南产区3月中下旬始发,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流行。旬均温17~18℃,相对湿度高于80%或阴雨后易流行。偏施氮肥,叶片生长柔嫩,土壤粘重,管理粗放发病重。  

四、黄花菜霉杆病预防措施  

1、选用优良品种,如四月花、长嘴子花、白花、猛子花、茄子花、冲里花、细叶花、重阳花、冬子花、黑咀子花、长咀子等耐病或较抗病;高垄花、荆州花及庄子花则较感病。  

2、当黄花菜蔸龄达10年以上时,应进行更新复壮。  

3、在多雨季节搞好田间开沟,防止渍水,保持田间排水良好和行间透风。  

4、黄花菜采收期固定为操作行,以减少人为造成叶片、花茎的损伤。  

5、黄花菜采收完后及时齐泥砍苗。  

6、对黄花菜合理施肥,把秋苗培育好,使秋苗健壮,增强抗病力。  

7、黄花菜采摘黄花后迅速割苗,及时清除秋苗田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8、春苗大量发生新叶时,追施氮肥不宜过多,并注意适时更新复壮老蔸。  

五、黄花菜霉杆病防治农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用40%扑病佳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于黄花菜出苗、病菌孢子萌发但末发病时淋蔸或浸种苗;或在3~4月份用40%扑病佳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低容量喷雾,每隔10~15天用药1次,连续施药2~3次。或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500倍液,或1∶1∶120倍波尔多液喷施。上述药剂要注意交替或轮换使用或混用,以利提高防效,延缓产生抗药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