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柑橘喷施叶面肥特点 叶面肥的营养元素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再运送到果树体内各器官。一般喷施后15分钟到2小时即可被叶片吸收。但吸收的强度和速度与叶龄、养分成分、溶液浓度等有关。幼叶生理机能旺盛,气孔所占面积较老叶大,因此,吸收较快,吸收率也较高。叶背较叶面气孔多,且叶背表皮下层具有较松散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而多,有利于养分的渗透和吸收。因此,叶背较叶面吸收快,吸收率也较高,在喷施叶面时一定要将叶背喷布均匀,以利叶片多吸收。 不同的营养元素的吸收效果不同,如氮素与镁比较,氮易被叶片吸收利用;同一元素不同的化合物,其吸收速度也有差异,如硝态氮喷后15分钟即可进入叶内,而铵态氮则需2小时,硝酸钾要1小时才能进入叶内,而氯化钾则只需30分钟。此外,溶液浓度浓缩的快慢、气温、湿度、风速和树体内含水状况等均与喷施的效果有关。所以,在进行根外追肥时需要了解影响柑橘叶片吸收养分的各种情况和不同目的要求合理施用。为提高所喷元素的吸收率,可在喷施液中加入黏着剂,如中性洗衣粉等。喷后遇雨会降低效果。据测定,喷后8小时遇雨,可将留在叶面上的尿素冲掉80%~90%,叶背的尿素冲掉40%~60%。 
用于叶面喷布的氮肥主要是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其中以尿素最好。尿素分子体积小,中性,易为柑橘所吸收。据研究,尿素喷后1~2小时内有50%被吸收,喷后24小时有80%被吸收。但尿素作根外追肥时,应注意防止缩二脲浓度太高而产生约害。叶面喷布磷肥主要有磷酸铵、过磷酸钙、磷酸钾、磷酸氢钾、磷酸二氢钾等,其中以磷酸铵效果最好,能显著地促进营养生长,喷布浓度以0.5%~1.0%较好。提醒用过磷酸钙作叶面肥,用前必须用水浸泡一昼夜,然后将浸出液根据需要配制后喷施。叶面喷布钾肥主要有磷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且以磷酸二氢钾效果最好。1%过磷酸钙浸出液与2%~3%的草本灰浸出液混合喷布也可。为满足柑橘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工效,采用氮、磷、钾三要素混合喷施效果佳。生产中也常将根外追肥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相结合,以保果、壮果、促进花芽分化。 
柑橘常用叶面肥喷施浓度 尿素:0.3%~0.5% 硝酸铵:0.2%~0.3% 硫酸铵:0.3% 过磷酸钙:1%~3% 磷酸二氢钾:0.3%~0.5% 硫酸钾:0.5%~1% 硝酸钾:0.5%~1% 氯化钾:0.3%~0.5% 草木灰:1%~3%(浸出液) 硫酸镁:0.2% 硝酸镁:0.5%~1% 硫酸亚铁:0.2% 硫酸锌:0.2% 氧化锌:0.2% 硫酸锰:0.2% 氧化锰:0.15% 硫酸铜:0.01%~0.02% 硼砂:0.1%~0.2% 硼酸:0.1%~0.2% 钼酸铵:0.05%~0.1% 钼酸钠:0.0075%~0.015% 柠檬酸铁:0.05%~0.1% 2,4-D:10~20毫克/千克 萘乙酸:50~100克/千克 赤霉素:50~100毫克/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