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糯玉米粒期管理的技术措施 1、看长相巧追攻粒肥: 此阶段主要是养根护叶,延长功能期,防止早衰。由于玉米的籽粒产量是决定于受精后所建立起来的籽粒容量,也决定于受精合成树脂建光合产物的数量以及早期贮存于茎秆、叶鞘和根部可以运转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决定于光合产物﹣-"源"和籽粒的储存能量﹣-"库",因此在受精至成熟期间,保持植物制造光合产物的"车间"-﹣叶片的功能始终旺盛,防止其早衰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如果发现叶色转淡,有早衰现象,甚至中下部叶片发黄有干枯可能时,应及时补追氮素化肥,也可采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进行叶面追肥,以维持和延长中下部和穗位以上叶片的功能时间,制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促进籽粒形成,并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有条件可喷 Zn 、 B 等微肥。 2、攻粒水: 抽穗到乳熟期需水最多,如遇"秋吊",应灌攻粒水,不仅可以提高结实率,而且能促进养分的运转,保证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3、隔行去雄,人工授粉: 增加果穗穗长和粒重,每株玉米雄穗约可产生2500~3700万个花粉粒,对授粉来说,一株玉米的雄穗至少可满足3~6株玉米果穗花丝授粉的需要,由于花粉粒从形成到成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减少植株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之集中于雌穗发育,可在玉米抽雄穗始期,及时地隔行去雄,能够增加果穗穗长和穗重,使双穗率有所提高,植株相对变矮,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光合生产率,因而籽粒饱满,产量提高。为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开花吐丝期,晴天上午9~11时,采集50~100株健壮刚散粉的雄穗,敲取花粉混合后,用授粉器逐行逐株将花粉撒在花丝上,隔日1次,共授2~3次即可。也可用"九二○"1.5~2克对水喷苞或涂苞,可使果穗伸长,籽粒饱满。 4、后期中耕: 灌浆后若有条件,可浅锄一次,促进土壤通气增温,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促进玉米根系呼吸和吸收,防止叶片早衰。 5、适时采收: 甜、糯玉米的采收期在乳熟期。甜、糯玉米授粉后25天左右进入乳熟期,此时可撕开苞叶查看籽粒成熟度,过嫩或过老采收均会降低其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