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大豆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复制链接]
查看207 | 回复0 | 2024-5-4 22: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半蔓生;复状叶,小叶3片;短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白色或紫色蝶状花;荚果,椭圆形至近球形种子,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除此之外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

大豆和其他作物一样,生长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氮、磷、钾元素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但大豆和其他作物的不同之处是其自身有固氮作用。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豆籽实及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吸收氮素53~72kg,磷素10~18kg,钾素13~40kg,三者大致比例约为1:0.23:0.42。

不同时期对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不同,首先不同生育期吸氮量不同,出苗到开花期吸氮量约占大豆一生氮素吸收总量的20%,开花期到鼓粒期约为54.6%,鼓粒期到成熟期约为25%。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因其共生的根瘤菌能从空气中固定本身所需的氮素,所以施用过多的化学氮肥,会抑制根瘤菌活动。但在幼苗时期,根部还未形成根瘤,适量氮肥能有效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也有人认为,种大豆可不施氮肥,试验证明,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一般情况下只能满足大豆所需氮素的20%~50%。在适宜的条件下可高达70%~80%。所以多数情况下,只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不能满足大豆对氮素的需要的,还必须适当施用氮肥,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对磷吸收方面,出苗到开花期吸磷量约占大豆一生吸磷总量的13.4%,该时期需磷虽少,但磷素营养十分重要;开花期到鼓粒期是吸磷的高峰期,约为51.9%;鼓粒期到成熟期约为34.7%。对钾素吸收方面,大豆从出苗期到开花期吸收的钾素约占大豆一生吸钾总量的32.2%,开花期到鼓粒期约为61.5%。鼓粒期到成熟期只有5.8%,可见大豆从出苗到开花结荚期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故钾肥可做基肥或种肥使用。各中微量元素对大豆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如钙、镁、硫、铁、铜、锰、硼和钼等。钼是根瘤菌固氮不可或缺的元素,缺钼时,将会导致根瘤发育不良,数量少且很小,固氮作用降低。硼也可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因而在生产上常提倡施用硼肥和钼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