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春茬西葫芦露地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6 | 回复0 | 昨天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茬西葫芦栽培时间  

当地晚霜过后定植,在此以前提早30~35天在阳畦里播种育苗。定植后25~30天开始采收,华北地区多在3月中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天气炎热后病害普遍发生,生产多告结束。  

春茬西葫芦品种选择  

露地春茬栽培一般对上市的早晚要求不太严格,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多希望瓜形大、产量高。因此宜选用抗热、晚熟、产量高、大果形的品种,如长蔓西葫芦、搅瓜等。但在夏季炎热、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必须在炎夏到来以前采收完毕,因此又必须采用抗病、高产的早熟品种,如早青1代、京葫1号、邯农2号等。

西葫芦育苗  

用于露地春茬栽培的西葫芦一般采用阳畦育苗。由于开始时间晚,育苗前大地早已解冻,阳畦可以在育苗前15~20天构筑。  

如果采用营养土方育苗,宜将预先配制好的营养土提前4~5天装入踏实并浇足水,然后再扣膜烤床提温。浇水后先将床土分割成(10~12)厘米x(10~12)厘米的土方,并在割缝间撒入沙子或过筛炉渣更好。具体育苗技术参照前面育苗部分。  

施肥整地  

1、施足底肥:建议每亩用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饼肥100~125克、过磷酸钙50~75千克、硫酸钾30~45千克、碳酸氢铵30~50千克,采取地面普施和开沟集中施肥相结合的方法,将3/5的肥料撒施地面,耕翻耧平后按计划行距开沟施入剩余的肥料,并与土混匀。肥料不足时,可以按定植行开沟集中施用。  

2、起垄、做畦:西葫芦矮生品种适于密植,垄作时按60~65厘米的行距起垄,垄高20厘米左右,或做成130厘米宽的畦,每畦栽2行。采用蔓生品种时,一般需要做成15~2米的畦,1畦栽1行或2行。

春茬西葫芦的定植  

1、定植期:露地栽培西葫芦的定植期以当地晚霜过后为宜。过早易遭霜冻,过迟则影响成熟期,延迟上市期。当地晚霜过后,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以上,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0℃为定植适期。华北地区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2、定植方法:定植密度早熟品种株行距为(45~50)厘米x(60~70)厘米,每亩2000株;蔓生品种为(30~50)厘米x(100~150)厘米,每亩定植1200~1800株。定植时淘汰病苗、弱苗、小苗、畸形苗和无生长点的苗。定植时挖穴或开沟,把幼苗的土坨埋入。埋土深度与苗床上原深度相同即可。栽后即浇水。

春茬西葫芦定植后的管理  

1、查苗补苗:西葫芦的密度较小,一旦缺苗会明显降低产量。定植后常因虫害、浇水不及时、秧苗根系不完善而缺苗。因此,应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2、中耕除草:浇过缓苗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蹲苗,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待茎叶盖满地面后,便不宜进行中耕,应及时拔草,防止草荒。  

3、根瓜膨大前的管理:春茬西葫芦定植到根瓜膨大前主要是缓苗和搭丰产架时期。定植后温度低,首先要促根促秧,促进生长;其次是要防止跑秧子。主要措施有:缓苗以后可浇1次催秧水,结合浇水追1次肥,每亩用硝酸铵10~15千克或人粪尿500千克,以达到促秧之目的。但此次浇水追肥后应中耕蹲苗,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茎粗叶茂,此期不宜浇水过多,否则会引起植株徒长,茎叶繁茂,营养生长过旺,抑制了生殖生长,导致落花落果。但如过度干旱或缺肥,又会抑制营养生长,造成开花坐果过早、过多,反因营养生长不良而致瓜小,降低产量。  

4、结瓜期的管理:当第1雌花开花坐果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果实也在迅速膨大,植株需要大量的水肥。此期应及时浇水、追肥,以保证生长和结果的营养供应。结瓜后要逐渐加大追肥浇水量,一般是5~7天浇1次水,保证土壤湿润,遇雨还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结瓜期每10天左右追1次肥,每亩每次用三元复合肥30千克左右,瓜秧封垄后还要顺水追施人粪尿1次,每亩用1500千克。  

第1个雌花坐瓜期如果水分过大,一旦引起茎叶徒长,不是雌花出现得晚就是出现化瓜现象。但若初瓜期留瓜过多,或第1瓜采摘不及时,营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就要出现瓜坠秧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到以后的产量。此期务必注意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才能获得早熟丰产。  

5、保花保果:西葫芦落花化瓜现象比较严重,化瓜可能是由于花芽分化期温度不适,营养不良导致花芽分化先天不足。还可能是因为开花坐瓜时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或雌花开放过多,花器发育时营养不良所致。当然,开花期温度低、湿度大、温度高等都可能影响昆虫的活动,而西葫芦的花期又短,错过有利授粉期就丧失了机会。所以,西葫芦的保花保瓜十分必要。首先,是要通过合理应用水肥、及时采摘嫩瓜等措施,既要防止瓜秧生长势衰弱,又要防止瓜秧徒长,以保持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其次是在西葫芦生长的早期,自然授粉条件不充分的时期,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和植物生长刺激素处理方法,进行保花保瓜。人工授粉应在上午8~9时进行,先采集当天盛开的雄花,除去花冠,持花药轻涂在雌花柱头上。1朵雄花可授3朵雌花。人工授粉应坚持每天进行,直至开始采收。目前常用的生长刺激素有两种:

一是促进植株雌花早分化和果实早熟的药剂,如乙烯利。可在3~4叶期,用乙烯利的2500倍液喷洒叶片;

三是防止离层增生,减少落花落果的药剂,如2,4-D、萘乙酸或番茄灵。可在开花的当天上午或前一天,用浓度为10~20毫克/千克的2,4-D或萘乙酸液涂抹果柄和子房,亦可用小型喷雾器将40~50毫克/千克的番茄灵喷洒在柱头。建议西葫芦后期采收老熟瓜时,应1蔓留1个瓜。  

6、整枝打杈:矮生西葫芦分枝力较弱,一般可以不整枝打杈,主要是在伸蔓时要人工调整生长点朝向南方,以接受更多的阳光。蔓生品种分枝较多,虽然主侧蔓都可结瓜,但若肥水不当时往往会造成植株旺长,枝叶密集,影响开花结瓜,因此必须进行整枝、打杈。常用的整枝方式如下。  

①单蔓式整枝单蔓整枝是把主蔓以外的侧蔓全部摘除,只留1个主蔓。单蔓整枝适用于中早熟和瘠薄土壤上栽培的西葫芦。单蔓整枝较早熟,亦适于密植。  

②多蔓式整枝 多蔓整枝是在主蔓长有5~7叶时摘心,促进侧蔓发生,从中选留2~3个强壮侧蔓,每侧蔓结1~2个嫩瓜,收老熟瓜时,每蔓只留1个瓜。对于选留的枝蔓要在田间合理摆布,并在第9节前后进行1次压蔓,以后相隔5~7节再压1次蔓。枝蔓爬近畦边时进行摘心。压蔓时,可把茎压入土中3~5厘米。压蔓有固定植株、防止风害的作用。  

提醒春茬西葫芦生育期应及时摘除过密的、衰老、病虫为害的侧枝和老叶,过多的雄花和雌花及幼果也应及早摘除。

西葫芦的采收  

早熟栽培的西葫芦以采收嫩瓜为主,适时采收,可及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节约养分,供应植株上部的果实生长发育,有利于开花坐果,对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生长势旺的植株可多留瓜,留大瓜,适当晚收,使生长势适当减弱;对于生长势弱的植株,应少留瓜,早采收,达到秧、瓜生长平衡。一般定植后25~30天即可开始采收嫩瓜。雌花开花后7~10天、瓜重250~500克时,即可采收。西葫芦采收应在早晨进行,轻拿、轻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