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培育生姜壮芽的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15 | 回复0 | 2025-4-25 08: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生姜选种:  

应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作种,严格淘汰姜块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种姜。

2、晒姜与困姜:  

于适期播种前20~30天(北方多在清明前后,南方则在春分前后),从贮藏窖内取出种姜,稍稍晾晒后,用清水冲洗掉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傍晚收进屋内,以防夜间受冻)后,收进室内堆放2~3天(称困姜),如此经过2~3次重复,种姜晒困结束。  

晒姜时应掌握标准适度,不可过度暴晒,尤其在第一次晒姜时,因初见阳光,所以最好将姜芽朝北,中午阳光过于强烈时,应用草席遮阴。在以后的晒姜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种姜水分状况决定晒姜天数,以防姜种过度失水,造成姜块干缩,出芽瘦弱。晒姜、困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从而提高发芽速度。晒姜还可降低姜块水分(尤其是自由水)含量,防止高湿催芽时姜块霉烂。此外,晒姜过程中带病而病症不明显的姜块往往因失水而表现为干瘪皱缩,色泽灰暗,应及时淘汰。

3、生姜的催芽方法  

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尽快萌发,使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相对延长生长期。催芽方法较多,现介绍常用的几种。  

(1)电热催芽:电热催芽是在温室内或屋内铺地热线,上盖2层草苫,草苦上再盖2层报纸,将姜块铺50~60厘米厚,上盖2层报纸,再盖草苦或棉被。  

(2)室内火炕催芽:在炕四周放10厘米厚的麦秸,把姜种平放其上,姜种堆放的厚度以不超过50厘米为宜。在姜种上盖一层棉被或草苫遮光,催芽前期室温保持13~15℃,中后期保持20℃左右。待种姜长出1厘米的芽苞时即可播种。  

(3)阳畦催芽:先挖宽15米、深06米左右、长以姜种多少而定的阳畦,在畦底及周围铺一层10厘米左右的麦秸或稻草,将晒好的姜种排放其中,姜块上部再盖一层15厘米厚的麦秸或稻草,保持黑暗、疏松透气,上部插上拱架,盖好塑料薄膜,夜间可加盖草苫御寒,有条件者还可在阳畦内铺地热线加温,保持内部温度20~25℃。阳畦催芽法,姜种排放高度低,内部通气性好,阳畦内的温度也较易控制,因而催芽时间可缩短3~5天。  

(4)室内催芽池催芽:在室内用土坯建长方形池池墙高80厘米,长、宽以姜种多少而定。放姜种前先在池底及四周铺1层已晒过的麦秸10厘米,或贴上3~4层草纸。选晴暖天气在最后一次晒姜后,趁姜体温度高时将种姜层层平放于池内,经10小时散热后,第二天盖池。盖池时先在上层铺10屋米麦秸,再盖上棉被或棉毯保温,保持池内20~25℃。经10~12天幼芽萌动,再经10天左右可长至05~15厘米,此时可适时播种。  

(5)室外土坑催芽:选择房前院内光照充足的地方建姜坑催芽。姜坑有地上式和半地下式两种。地上式是用土坯在地面以上垒成一个四周墙高80厘米的池子,池的长、宽依姜种多少而定;半地下式是在地面下挖25~30厘米,地上垒成50~55厘米高的墙,其余同地上式。放姜种前,先将干净无霉烂的麦秸晒1个中午,而后喷洒开水把麦秸调湿,在坑底铺放10~15厘米,后将姜种层层放好,随放姜随在四周塞上5~10厘米厚的麦秸。姜种铺放好后,上层再盖5~10厘米麦秸,顶部用麦秸泥封住。为了方便,亦可不事先垒池,而将姜种堆放好后四周盖麦秸,最后全用麦秸泥封好。

此种土坑催芽法堆放的姜种,厚度一般不应超过60~70厘米,否则往往因透气不良,上下层温差大,使种芽萌发不匀,甚至在湿度过大时引起烂种。为了增加坑内透气性,可根据姜种多少及坑的大小,在坑内竖插几把高粱、玉米等作物秸秆,以增加透气性。这样经20天即可使芽长到1厘米左右。

生姜催芽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控制催芽过程中的温度是形成壮芽的关键。据试验,在29~30℃条件下,催芽10天左右,芽长可达1.5~2厘米,芽粗0.8~1厘米,芽较细长,在24~25℃条件下,催芽20天左右,可长出符合要求的粗壮幼芽:在20~21℃条件下、催芽30天,幼芽长1.6~1.9厘米、粗1.1~14厘米,幼芽亦达肥壮标准:在16~17℃条件下,幼芽生长缓慢,经60天后,幼芽长0.9-1厘米、粗0.8~1厘米、可以播种。总之,神芽在16℃以上即可开始发芽,在20℃以下,发芽缓慢;发芽过程中以保持22~25℃较为适宜,如高于28℃,虽发芽较快,但因姜芽徒长,表现瘦弱。  

因此,催芽期间,应按生姜发芽要求的适温进行温度调节。否则,温度过低,出芽太慢,影响适时播种:若温度过高,则幼芽细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