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纤维长度:指纤维伸直时两端之间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纤维长度包括主体长度、品质长度。主体长度指棉纤维长度分布中,占重量或根数最多的一种长度,也称众数长度;主体长度是我国棉花收购中定级作价的依据。品质长度指棉纤维长度分布中,主体长度以上各组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一般比主体长度长3毫米左右,代表纤维长度的使用价值,决定原棉的可纺支数或号数。目前,我国的细绒棉国家标准将棉纤维长度分为七级,以1毫米为级距,分别以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30毫米和31毫米,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 2、比强度:纤维的相对强力,即纤维单位截面积所能承受的拉力,以束纤维的断裂负荷除以束纤维断面面积表示,单位为厘牛顿/特克斯(cN/dtex)。纤维强度与纱线强度关系密切。纤维强度愈高,则纺织过程中不易拉断,纱线强度也愈高。 
3、细度:细度是指棉纤维的粗细程度,它的直接含义是纤维细胞的直径。国际上表示棉纤维细度通常用马克隆值表示,指用一定重量的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量度,以马克隆刻度表示。我国的细绒棉国家标准将棉纤维马克隆值分为三级,即 A 级、 B 级、 C 级。 B 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 A 级为3.7~4.2, B 级为3.5~3.6和4.3~4.9, C 级为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 4、成熟度:纤维成熟度指纤维细胞壁加厚及纤维素在细胞中沉积的程度,用成熟系数表示,成熟系数用纤维细胞中腔的宽度和纤维胞壁厚度的比值表示。该比值愈小,成熟系数愈大,表示纤维愈成熟。一般认为陆地棉较理想的纤维成熟系数在1.75左右,低于1.5的纤维不能供纺织用。成熟度是代表原棉质量的综合指标,与成纱质量、纺织工艺关系密切。 当然棉纤维的品质还有棉纤维颜色、棉纤维含糖率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