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适期移栽: 所谓适期移栽,即应根据茬口和苗龄分别对待。早茬口一般以5月上中旬、苗龄3~4片真叶时为好。但应以温度的高低为主要标准,如5cm地温不到17~18℃,苗龄虽然已长到3~4片真叶,也不宜过早移栽。因为地温在17℃以下对根系发育不利,栽后僵苗不发,缓苗期延长,必然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所以,早茬移栽棉的移栽期,一定要以5cm地温稳定到18℃时为移栽适期。中晚茬口是指大麦、元麦或早油菜后及小麦、晚油菜后,在5月下旬或6月初移栽而言的。这时气温和地温已不是限制移栽的因素,所以,要求以6~7片大壮苗抢时间及早移栽,在此期间内,移栽越早对早熟高产越为有利,苗龄则以大苗壮苗为好,有的甚至到8~9片真叶带蕾移栽。 
2、晴天、干田、爽土移栽: 育苗移栽棉移栽时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应趁阴天下雨移栽,这时移栽不但可以少浇或不浇水,而且天阴时地面蒸发和棉苗的蒸腾量均较低,移栽后必定活棵快,缓苗期短。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根据多年实践,阴雨天带烂移栽利少弊多。究其原因有4条:一是下雨天移栽时常因浇水不足引起缓苗期很长。二是在下雨天移栽时移栽质量很难保证,因而发苗也难。三是田间土湿泥烂,经过搬钵运苗、开沟打洞、摆钵覆土等工序,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僵苗不发。特别是盐碱土和黏淤地,这类土壤结构一旦遭到破坏后,很难得到恢复。四是阴雨天气温度要比晴天相对低一些,低温多湿对棉苗发生新根也不利。因而只有在晴天、干田、爽土时移栽,才能保证移栽质量。 
3、肥水适度早活棵: 过去认为大肥大水可以促进移栽后早发快长。通过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认为,移栽时的淡肥足水是促进早活棵的有效措施。 适量施用安家肥。移栽时的施肥一般称做安家肥,也叫送嫁肥。安家肥用量过多及浓度过高,对根系吸收不利,并有灼伤根系的可能。为了避免伤苗,以化肥不与钵苗接触为好。安家肥多以腐熟后的稀人畜粪尿或1%~2%的硫酸铵水溶液为好。 浇足团结水。移栽时浇的水叫团结水。所谓浇足团结水或者提倡足水早活棵,意为满足或足够之意,并不等于多。也就是说,团结水要恰到好处,既不多又不少。要根据移栽期的早晚及当时天气情况、土壤质地和棉田的墒情等不同情况而异。 早茬口移栽期较早,5月上中旬移栽的,活棵及发根快慢主要取决于地温的高低,所以,移栽期早的团结水以少浇为宜,水多会影响地温的上升,多浇水新根生长慢,反而延长缓苗期。 中茬和晚茬的移栽棉,移栽期一般要到5月下旬以后,这时气温和地温已很高,棉苗苗龄一般均为5片真叶以上,叶面蒸腾和土壤蒸发均较大,团结水要比早茬口多浇一些才能满足需要。但还要根据天气和移栽方法而定。一般打塘(洞)以每塘浇水0.5~1kg为宜。天旱土干,适当多浇一些,阴雨天土湿,少浇一些。开沟及套槽移栽的要比打塘、打洞套钵的多浇一些。打洞浇泥浆套钵移栽的,浇泥浆后可以不必再浇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