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棉花抗旱播种方法 北方一熟露地棉,在播种季节到来时,往往口墒难保,干土层加厚,给棉花播种造成困难。为了适时播种,争取生长季节,大多采用以下4种抗旱办法。 耠干种湿:先在棉田内按计划行距划出行线,然后用畜力拉的"人"字形分土板将干土分开,再用畜力拉的单行播种机,将种子播种在露出的湿土层内,并压实覆土,以防跑墒。所用种子要事前堆闷催芽,使其在土壤中及早扎根。 抢墒播种:在水源缺乏的地区,春季如遇小雨,要抢时催芽播种,做到趁墒不趁时,有利保全苗。 浅播脊盖:这是鲁西北地区用于棉花抗旱播种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底墒尚好而口墒欠足的棉田。这一方法的操作程序为开沟、溜水、摆籽、脊盖和扒平。首先按预定行距划出行线,然后顺行线开沟3cm;在沟底人工溜小水;水吸完后,按计划株距摆籽,每块4~5粒;先用湿土盖好种子,再用干土封成脊状土埂,高出地面3cm;等到有7成以上棉籽定根时,要及时彻底将土埂扒平。 起垄播种:辽宁等地于秋耕后,用培土机将棉田培成高20~25cm、底宽40~50cm的土垄。播种时于播种机前加一个松土铲,伸人两垄之间的松土,使垄间的湿土分倒在两边土垄上,再在垄上播种。垄种的优点是:垄上湿度较高,不易板结;遇旱可从垄沟浇水,遇涝又利于排水。 
二、不同干旱缺墒程度棉田的播种要求 为确保实现一播全苗,则应视土壤墒情(包括口墒、底墒,下同)、干土层厚薄、水源条件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播种方法。 有水源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棉田,5cm地温稳定通过14℃时即可抓紧播种。播种时对准预留棉行开沟,拉水(或担水)摆播,按预定留苗株距每穴浇水不少于0.5kg,水分下渗后随即播种、覆土,覆土厚度3.5~4.0cm,覆土后轻镇压以利保墒提墒。覆土后要在播种行上起一小土脊,高度为5~6cm,这样有利于保墒。播后要勤检查,待70%棉籽发芽扎根后,即应及时扒去土脊。 对于无水源条件、墒情较差的旱地棉田,则应视墒情、干土层厚薄等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播种方法。一是底墒好,干土层在4cm左右时,可先镇压提墒,压缩干土厚度,再直接平播;或用"恰干構湿"法在楼腿上安装分土板,播种时将表层干土拨至两侧,把棉籽構在湿土2cm处;二是干土层超过5cm时,可用"深構起土"法先把已催芽的棉籽構在湿土里,等大部分棉籽发芽扎根后,再用装有分土板的楼顺播种行将覆盖在种子上面的干土刮到垄背上去;三是干土层深度达10cm左右,但底墒尚好,可先用给子将干土拾去一部分,然后顺沟深構,棉籽发芽扎根后再起土。起土时要对准原垄,深度3~5cm不等,防止偏深,以免伤芽。 对于口墒、底墒皆差的旱地棉田,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已到棉花播种期,可对准预留棉行开沟等雨,一般日降水量超过10mm,渗墒深度可达6cm以上,能够满足棉籽发芽出苗对水分的需要。5月上旬及其以前降水可种植中早熟品种,5月中旬至5月底期间降水,则应改种短季棉。开沟等雨播种的棉田,棉籽宜先催芽后播种,这样,有利于争取棉苗早出土。 旱地棉田播种后要勤检查。棉苗出土前降水地面板结,可用长齿耙粑地;采用深構法播种的棉田要掌握好棉籽普遍发芽后,及时起土,助苗出土;种子落干,要迅速采取播种行侧偷浇或开沟点水催芽补种等补救措施。 
三、地膜覆盖栽培 覆盖的时间和覆盖的方式要视土壤墒情因时因地制宜。雨后或灌水后,土壤墒情较好,尚未到播种时间,可提前按预留棉行覆盖地膜,播种季节一到,按株距尺寸在膜上打孔、穴播,优点是有利保墒、增温,不需破膜放苗,棉苗素质较好。对墒情较差、临播种前抗旱浇水的棉田,播种覆土后,喷洒除草剂后随即覆膜,优点是保温效果好、遇雨土壤不板结、覆盖质量较好、便于机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