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向日葵空壳受诸多因素影响,除去种子本身因素外,主要是外部因素造成:如果向日葵满盘分布空壳,主要原因是没有授上粉,未授粉的原因第一是缺乏传粉媒介,第二是开花期环境因素影响授粉,如温度、湿度等;而花盘中心部分空壳主要是水肥条件不良引起的。为了向日葵高产丰收,在田间管理上应采取如下生产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等因素,选用高产优质、结实率高、粒大饱满的优良品种是防止空秕的根本措施。 2、防治病虫害:合理轮作,及时有效防治病虫害,保护传粉昆虫。病虫害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如选用抗病虫品种,采取土壤耕翻、轮作倒茬、保护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等措施,不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3、适时播种,错开雨季:由于向日葵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有长有短,加上土壤肥力有高有低,则播种期也应有早有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调整播种期。将花期调到适宜的气候范围内,以避开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媒介昆虫的授粉,可大大减少空壳率,提高结实率。 
4、加强田间管理工作: 第一,出苗至现蕾向日葵生长较缓慢,但花盘原始体产生、形成较早,有的品种在8片叶展开时开始花盘分化。12片叶时开始小花分化,这一段环境条件的优劣对花盘大小、子粒多少起决定性作用。这时田间管理主要是为避免幼苗拥挤、徒长,需要在花盘幼体分化前进行定苗(3~4片叶)。 第二,向日葵种植密度要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土壤肥料、栽培措施及品种特性来确定,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降低空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肥水充足的向日葵空和率仅为3.5%~5.0%。因此,水肥条件的优劣对降低向日葵空秕率、提高产量有重要的作用。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重施种肥、合理追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为减轻空秕率奠定基础。 第四,向日葵开花﹣成熟阶段,此阶段正是北方7~8月的雨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或授粉不良,空壳率增加。这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首先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排水,其次加强蜜蜂授粉或进行多次人工辅助授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