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皮树花果管理要点 1、疏花。黄皮的花序分枝数量多,每个花序花量大,其中小花数量可达千朵,开花时间10~20天,坐果率仅为3%~6%。对于抽穗过多的黄皮植株,可疏去一部分弱穗和带叶花穗,一般疏去总花穗数的20%为好;对于较长的花穗,可在花穗开花后至盛花前,剪去花穗的顶部(占整个花穗总量的1/4~1/3),疏去一部分花蕾可减少养分消耗,使留下结果的花发育更健壮。 2、疏果。黄皮同一个花序中花的数量较多,开放时间有先有后,花期比较长,最长可达一个月。有些花分两次开放,两批结果,导致同一果穗果实大小不均匀,成熟期不一致,影响果实的商品性和采摘时间,目前主要通过疏果来解决。疏果可在完成生理落果后进行,对结果过密的果穗,可在5-6月摘除小粒果、畸形果、过密果、病虫果,以保证果穗中果粒大小较均匀,利于果粒增大,成熟期趋于一致。 
3、保花。黄皮坐果率低,大多数花朵在开放后相继脱落。 造成落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树体本身的影响,主要是树势弱、花朵数量多、花器官发育不全、花朵质量差、花朵积累养分不足等因素;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花期气温过高或过低、花期雨水过多、病虫为害等。针对以上两个方面,保花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整个栽培过程的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保证树体的营养供应,提高花朵质量。此外,在花抽穗期截短1/3长的花穗,减少开花数量和养分消耗,在花蕾期喷0.2%磷酸二氢钾加0.1%硼砂溶液,间隔10~15天,连续2次,以促进花朵发育,提高花朵质量,确保留下的花尽可能坐果。二是在盛花期喷施赤霉素和2.4-D等生长调节剂,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等,在抽蕾期对未开放的花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减少对花序的为害。针对花期的高温天气可以适当地对植株进行喷雾、灌溉处理,以降低植株和土壤的温度,有条件的可以加盖遮阳网:低温天气花朵容易受到冻害,可以在果园周围及果园内部适当地进行烟熏,以提高果园周围的温度;花期有连续的雨水天气,要注意排水,同时,在天气晴好后要及时进行喷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保果。黄皮在果实发育过程一般会出现两次生理落果高峰,导致坐果率低。在成熟前夕也有少量落果。生理落果是树体的一种自主调控现象,主要与树体养分积累和外界因素有关,如积水、气温过高或过低、病虫害等,都会加剧果实脱落。根据落果特点和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减少落果,提高坐果率,可在盛花期喷5x10~s赤霉素和5x10的2,4-D溶液,间隔10天再喷1次,既增强生长调节剂对前期的保果能力,又提高了幼果的附着能力,减少后期落果,提高坐果率。此外,喷施云大-120、施尔得等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对减少落果,增加坐果数量,促进果实发育、膨大具有明显的效果。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防裂果、防日灼、防鸟啄食果实等。可以采用套袋的方法来预防,可以用市场上销售的套葡萄用的袋子,也可以用无纺布袋子,选用无纺布袋效果要好一些,因其透气性较好,避免了袋内的温度或湿度过高对果实造成的影响。套袋一般选择在疏果后、喷洒杀虫杀菌药物,进行套袋。建议为了防止烈日暴晒,也可以用加盖遮阳网等方法来减少日灼等病果的数量。 
5、防止裂果。裂果是黄皮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果皮较薄的品种,尤其是在久旱后暴雨突降、果实接近成熟的情况下,果肉生长迅速,往往会引起大量的裂果,造成病害暴发,产量减少。因此,久旱后不能大量淋水或浇水,宜少量多次进行,使水分平稳供应,树体稳定吸收,避免过干过涝。在树体周围覆盖稻草、椰糠等,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过多蒸发。久旱后如即将下暴雨,应提前适当淋水,以提高树体和果实的含水量,避免暴雨后树体含水量突然升高,导致裂果。果实接近成熟期不宜喷含有促进生长作用的激素和叶面肥,以防果肉生长过快,造成裂果。此外,染病果实也易裂果,要加强果实成熟期的病害防治。同时,也要深入开展抗裂果品种的选育工作,选择适宜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