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产量水平夏玉米耗水量为200~267立方米/亩,高产水平下333~467立方米/亩。玉米需水多受地区、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影响。 1、播种至出苗期:玉米在出苗过程中,消耗水分很少。整个出苗阶段的耗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3.1%~6.1%。玉米播种后需要吸收本身绝对干重的48%~50%水分,才能膨胀发芽。播种时,土壤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对玉米发芽出苗最为有利。 2、出苗至拔节期:出苗至拔节期需水增加,但由于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蒸腾量少,耗水量不大,约占总需水量的15.6%~17.8%。一般土壤水分控制在土壤相对持水量60%左右,为玉米苗期促根生长创造条件。 3、拔节至抽雄期:此时期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茎叶增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增加,耗水量增大,约占总水量的23.4%~29.6%。这一时期如若水分不足,会引起雌穗小花的大量退化,造成雄穗"卡脖旱",影响授粉,降低结实率,影响产量。一般要求土壤保持相对持水量80%左右为宜。 4、抽雄至籽粒形成期:玉米进入开花、受精和籽粒体积建成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植株代谢旺盛,对水分要求达一生中的最高峰,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因此,这一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相对持水量80%左右为宜。 5、籽粒形成至晚熟期:灌浆至乳熟期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阶段,仍耗水较多,土壤相对持水量以70%~80%为宜;乳熟期以后需水量逐渐减少,仅需少量水分来维持植株生命活动,土壤相对持水量保持为60%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