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 红薯温室育苗要点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185 | 回复0 | 2024-6-4 2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种薯出窖后的处理:  

根据红薯栽插期计划要求,向前递推40天左右,种薯选晴暖无风天气集中一次出窖。在温暖向阳处稍加干燥去潮,并按上床要求分级挑选。优良种薯应是外观直顺、光滑,单块重150~250克。  

将选好的薯块放入0.2%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溶液中浸20~25分钟消毒,同时去除内部感染线虫、外观无法判别、在水中上浮的薯块。浸过的薯块捞出、晾干后运入温室加温,准备上床。

2、做畦及电热线布设:  

红薯育苗的温室结构同一般的瓜菜育苗温室。在种薯上床及做畦前7~10天扣膜增温。温室内按宽1.2米左右,南北向做畦,畦深10~15厘米,畦埂宽20~30厘米,畦底上取水平。在畦两端以8~10厘米的间距排列插入小木桩,以方便布线。在布线前用电表检验电热线,然后将线布入床中,一般每平方米需要100瓦电量。布线完毕,盖上15~20厘米厚土避免电热线与种薯直接接触。排种完毕,电热线两端外露连接电源和温控器。整平后待排种、浇水、盖土。

3、种薯排放方法和消毒覆土:  

薯块的萌芽数,以顶部最多,中部次之,尾部最少。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经过冬季贮藏的薯块,有的品种头尾形状不容易识别清楚,但用肉眼观察其他性状,基本能分清头尾。即一般顶(头)部皮色较深,浆汁多,细根少;尾部皮色浅,细根多,细根基部伸展的方向朝下。薯块大小差别较大,排种时最好大小分开,为了保证出苗整齐,应当保持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大块的入土深些,小块的浅些,使薯块上面都处在一个水平上,这样出苗整齐。

排放种薯有斜排、平放、直排3种。用火炕或温床育苗,为节约苗床面积,大都采用斜排方式,从畦的南端开始排码种薯,薯块与地面呈45°~50°角斜放,以头压尾。后排薯顶部压前一排种薯的2/3,不太影响薯块的出苗量,也充分利用了苗床面积。如果压得过多会加大排种数量,出苗数虽然增加,却使薯苗拥挤,生长细弱不良,降低成活率。  

①直放排种法:一般多用在露地育苗,排种时头尾先后相接,左右留些空隙,能使薯苗生长茁壮,出苗也均匀一致。直排种薯虽能经济利用苗床,但种薯排放过密,薯苗纤细,栽后成活率不高~不应提倡。  

②平放排种法:薯块间隔约1厘米,同时根据薯上中部发芽多、尾部发芽少的特点,平放时最好头部都朝一个方向。使薯苗分布均匀,不密集,薯苗壮,大块和小块的种薯要分别排种,达到上平下不平。  

种薯排好后用0.2%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溶液喷洒进行消毒处理。码完薯块的畦面,上撒细沙,灌缝并覆盖,覆盖厚度2~3厘米,上面刮平。浇透水,随即覆膜压实。

4、苗床管理:  

①湿度:红薯床面用喷壶浇水,防止水流漫灌破坏畦面平整。  

浇水量以浸透沙层,接通地表,保持薯块湿润为限。防止水量过大,造成下层过湿,沤烂种薯。  

床内土面上应撒一些大小不同的土块或一些粗粪,然后覆盖地膜,使膜下有一定空隙,以利种薯透气吸氧,否则会引起种薯缺氧腐烂。  

床面表土要见干见湿,一般5~7天浇一次水,视情况而定。釆苗前1~2天停止浇水,防止采苗伤口感染。  

②温度:种薯上床到幼芽萌动7~8天;幼芽长出要10天左右。  

这一段时间保持床温35~36℃为好,超过37℃以后会抑制发芽。高温利于出苗,当温度降至20℃或稍低时炼苗能促进幼苗健壮。  

床内气温的观测高度和土温的观测深度,可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床土观测深度为种薯下面3~5厘米处。红薯齐苗后,加测床内气温,测点设在畦中间,把温度表放在薯叶最多的部位,约为苗高2/3处即可。先观测床内气温,后观测床土温度。用插入式地温表,可把温度表插在床土3~5厘米处,等3~5分钟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③幼苗促控:幼苗出土到釆苗25~30天的时间,主要通过水、温、气的调节进行促控,降低室温,减少供水,通风透气抑制过快生长、促进健壮等。  

④通风透气:釆过头茬秧苗后,种薯的营养已有了较大的消耗,要适量追加肥水,苗高4厘米种薯发芽,利于部分伤口的愈合,防止感病。幼苗出土以后,减少通电时间,关闭风口调控温度,逐渐降至白天20~25℃、夜间16℃。  

⑤浇水追肥:采苗前打开塑膜时结合追肥浇大水一次。方法是先用清水泼洒苗床,然后用3%尿素液或5%硫酸铵泼浇,再用清水冲洗后继续保温增温,使床土相对湿度保持在13%~15%,温度30℃左右。苗高到20厘米左右时及时炼苗、采苗。  

⑥薯苗炼苗方法:在拔苗前5~6天到采苗后期为低温炼苗阶段,以炼为主,提高秧苗对田间的适应能力。一般在拔苗前5~6天浇1次大水,以后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在拔苗前3天把床温下降至20℃左右,使大苗得到锻炼,小苗仍能继续生长,并逐渐揭膜炼苗,以适应大田栽秧~但要防止揭膜太猛,发生枯叶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