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枯病和枯萎病均是茄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这两种病害从表面上看有相似之处:均为土壤传染的病害,连作发病严重;发病后植株均表现为地上部萎蔫;开始发病萎蔫的叶片早晚可恢复;低洼地、雨过天晴天气发生严重;病株维管束均变褐色等。但这两种病害存在较大的区别,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而枯萎病则是真菌性病害。另外,从发病表现看,两种病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①发病初期,枯萎病病株的茎部皮层呈水渍状,逐渐变褐色,植株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萎蔫;而青枯病则无这种水渍状,发病后植株上部先萎蔫,其次是下部,中间最后萎蔫。 ②枯萎病常常出现植株一侧萎蔫,而另一侧正常,或至少田间一部分植株出现这种现象,但青枯病基本无此症状。 ③青枯病病株茎部尤其是植株下部茎秆上表皮粗糙,茎秆中下部丛生不定根或不定芽,但枯萎病无此症状。 ④青枯病病株的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横切新鲜病茎并用手挤压,或病茎横切面经保湿,在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具臭味);枯萎病病株的病茎虽然也出现维管束变褐色的现象,但病茎横切面保湿培养也不会出现白色菌液。有时,特别是潮湿天气,枯萎病病部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或白色、蓝绿色霉状物,但无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