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实蝇对柑橘的危害 大实蝇幼虫又叫柑蛆,受害果叫蛆柑。主要以成虫产卵于幼果内,幼虫蛀食果肉,使果实出现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现象,最后腐烂脱落。雌成虫将卵产于柑橘幼果的果瓤中,由于产卵行为的刺激,在果皮表面形成一个小突起,突起周边略高,中心略凹陷,称之为产卵痕。卵在果瓤中孵化成幼虫,取食果肉和种子;受害果未熟先黄,黄中带红,变软,后落果、腐烂。若果实中幼虫较少,果实不落,仅果瓤受害腐烂。 
柑橘大实蝇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3毫米,黄褐色。胸背无小盾片前鬃,也无翅上鬃,肩板鬃仅具侧对,中对缺或极细微,不呈黑色,前胸至中胸背板中部有栗褐色倒“ Y ”形大斑1对,腹基部狭小,可见5节,腹部背面中央有一黑色纵纹与第3节前缘的一黑色横纹交叉呈“十”字形。第4和第5腹节前虽有黑色横纹,但左右分离不与纵纹连接。产卵器长大,基部呈瓶状,基部与腹部约等长,其后方狭小部分长于第五腹节。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尖细,另端较圆钝,中部略弯曲,长1.2~1.5毫米。幼虫蛆形,前端小、尾端大而钝圆,乳白色,口钩黑色常缩入前胸内,老熟时长14~18毫米。蛹椭圆形,黄褐色,长8~10毫米。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 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4月至5月上旬晴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出土后先在地面爬行待翅展开后便入附近有蜜源处(如桃林和竹林等)取食蜜露作为补充营养,直至产卵前才飞入橘园产卵,6月上旬至月中旬为产卵期,6月中旬为盛期。7~9月卵在果中孵化为幼虫蛀食果肉,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幼虫老熟,脱果入土,在土中3.3~6.6厘米深处化蛹。成虫晴天中午活动最甚,飞翔较敏捷,常栖育息叶背面和草丛中。成虫一生多次交配,羽化后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产卵,卵多产于枝叶茂密的树冠外围的大果中。甜橙产卵痕多在果腰处,呈乳突状;橘子产卵痕多在果脐部,不明显;柚子则多在果蒂部微下凹。卵期约1个月,果内有幼虫5~10头。受害果多在9~10月脱落。阴山和土壤湿润果园及附近蜜源多的果园受害均重。树冠枝叶茂盛的树冠外围大果受桠害多。土壤含水量低于10%或高于15%均会造成蛹大量死亡。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虫果实、种子及带土苗木。甜橙和酸橙受害较重。 
柑橘大实蝇防治方法 1、禁止从疫区引进果实和带土苗木。 2、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止,摘除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蛆果,拾净地上所有的落地果进行煮沸深埋,以杀死幼虫。 3、结合冬季修剪清园、翻耕施肥,消灭地表10~15厘米耕作层的部分越冬蛹和幼虫。 4、在幼虫脱果时或成虫出土时,用65%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地面,杀死成虫,每7~10天1次,连续2次。 5、利用大实蝇成虫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生活习性,可用敌百虫液或敌百虫糖液制成诱剂诱杀成虫。具体方法有喷雾法和挂罐法。 喷雾:于成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红糖3斤+水100斤的比例配制成500~800倍药液,在上午9时成虫开始取食前,大雾滴喷于柑橘果园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树叶背。全园喷1/3的树,每树喷1/3的树冠,隔5~7天改变方位喷雾一次,连续喷4~5次。 挂罐:用红糖5公斤、酒1公斤、醋0.5公斤、晶体敌百虫0.2公斤、水100公斤的比例配制成药液,盛于15厘米以上口径的平底容器内,药剂液深度以3~4厘米为宜,罐中放几节干树枝便于成虫站在上面取食,然后挂于树枝上诱杀成虫。一般每3~5株树挂一个罐。从5月下旬开始挂罐到6月下旬结束,每5~7天更换一次药液。 
2022年2月15日添加: 1、不要从虫害发生区引进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 2、9~10月摘除刚出现症状的果实深埋。 3、羽化期和幼虫入土时地面喷药,成虫羽化始盛期开始喷药防治,药液中加入2%~3%糖液,隔行条施或点喷1/3植株1/3的树冠,7~10天1次,连续喷施3~4次,药剂有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50%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三氯氟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1500倍液。 4、释放辐射不育雄虫降低虫口。 5、冬季翻耕园土,可杀死部分越冬蛹;成虫发生期可用糖酒醋液诱杀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