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 百香果小白纹毒蛾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查看114 | 回复0 | 2025-2-6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香果小白纹毒蛾的危害

  小白纹毒蛾以初孵化之幼虫群集于嫩叶取食、为害,而后逐渐分散,被害叶片被呈 缺刻状,严重时只剩叶柄,老熟后移至老叶或枝条上结茧、化蛹。成虫羽 化后因不善于飞行,交尾后?即产于茧上,呈乳白色附有毒毛。

  小白纹毒蛾初孵幼虫群集在叶上为害,后逐渐分散,取食花蕊及叶片。叶片被食成缺刻或孔洞。

百香果小白纹毒蛾形态特征

  小白纹毒蛾成虫雄体长约24mm,呈黄褐色,前翅具暗色条纹;雌虫翅退化,全体黄白色,呈长椭圆形,体长约14mm。

  小白纹毒蛾的卵白色,光滑。

  小白纹毒蛾的蛹体黄褐色。

  小白纹毒蛾的幼虫体长22—30mm。头部红褐色,体部淡赤黄色,全身多处长有毛块,且头端两侧各具长毛1束,胸部两侧各有黄白毛束1对,尾端背方亦生长毛1束。腹部背方具忌避腺。幼虫老熟后,在叶或枝间吐丝,结茧化蛹。

百香果小白纹毒蛾发生规律

  小白纹毒蛾1年生8~9代,3~5月发生多。成虫羽化后因不善飞行,交尾后卵产在茧上,雌蛾常攀附在茧上,等待雄蛾飞来交尾,卵块状,卵块上常覆有雌蛾体毛。初孵幼虫有群栖性,虫龄长大后开始分散,有时可见10余头幼虫聚在一起,老熟幼虫在叶或枝间吐丝做茧化蛹,茧上常覆有幼虫体毛,雄虫茧常小于雌虫。

百香果小白纹毒蛾防治方法

  1、每年4、5 月间为害较严重,彻底摘除?块。

  2、可释放寄生于幼虫之天敌,包含寄生蝇科、姬蜂科的广黑点瘤姬蜂、小 茧蜂科的Apanteles posticae Sonan 与毒蛾绒茧蜂(Apanteles liparidis Bouche)两种及线虫(Nematoda)DD~136 一种。

  3、在小白纹毒蛾幼虫3龄前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