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 香蕉需肥和吸肥特点

[复制链接]
查看114 | 回复0 | 2025-2-9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蕉是速生高产的草本植物,生物产量很高,但无论多么肥沃的土地,想要获得高产优质,不施肥都是不可能小实现的。香蕉生长发育除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外,还要吸收一定量的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和锰、锌、硼、钼、氯等微量元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千克香蕉,需吸收纯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1千克、氧化钾28.8千克。鲜果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9%、56%和54%,留在植株上的吸收量分别占51%、44%和46%。香蕉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故香蕉被称为喜钾植物,施肥时必须重视钾肥。

香蕉茎叶庞大、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产量高,决定了其需肥量大的特点。香蕉根系发达但分布浅,对肥料特别敏感。氮肥可促进香蕉早开花,增产效果显著;钾肥是合成假茎、叶纤维的必需成分。香蕉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磷、钾比例为4∶1∶14。秆高的品种,钾氮比偏低;秆矮的品种,钾氮比偏高;前期钾氮比低,后期钾氮比高。镁、硼等中微量元素可增强香蕉的光合作用、加速香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硅、钙等矿质元素不仅可使香蕉的表皮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增强香蕉茎叶的坚韧性,使有害病菌难以侵人,从而提高香蕉对黄叶和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束顶病等病虫害的抗性。

当香蕉生长过程中缺少某一元素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缺氮时叶片淡绿色或黄绿,小且薄,叶梢、叶炳、中助带红色,叶片抽生慢,中距短;缺磷时新叶抽出缓慢,老叶边缘失绿,继而出现紫色斑点,最后汇合成锯齿状枯斑,叶柄折断;缺钾时叶片折断,果实早黄,老叶失绿,中助弯曲,叶片向叶基反卷曲;缺钙时幼叶侧脉变粗,尤其靠近叶助的侧脉,接着靠近叶尖的叶缘间失绿;缺镁时叶缘向中助渐渐变黄,叶序改变,叶鞘边缘坏死;缺硫时幼叶叶片黄化,接着在叶缘出现块斑坏疸,侧脉加厚,类似缺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