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疫病危害症状 韭菜疫病可危害韭菜的根、茎、叶、花薹,尤其以假茎和鳞茎受害最重。叶片受害,病斑多从下部开始发生,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当扩张到叶片的一半时,全叶变黄下垂、软腐,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疏散的灰白色霉状物;假茎被害时,呈水浸状灰褐色软腐,叶鞘易剥下,湿度大时,假茎上叶长出灰白色稀疏的霉层;鳞茎受害时,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色到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变浅褐色,影响植株养分储存,生长受到抑制,新生叶片纤弱;根部受害后呈褐色腐烂,根毛明显减少,影响水分吸收,根的寿命缩短,很少发新根,生长势明显减弱。 
韭菜疫病发病原因 韭菜疫病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侵染病主引发病害。病菌借气流、灌溉水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32℃。一般7月上旬地上部开始发病,7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8月上旬病情进入高峰,到10月下旬才停止发生。 温室韭菜扣膜后,遇温、湿条件,特别是室内温度大时常可随时发病。降雨和病害发生、流行关系密切,多雨、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韭菜疫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韭菜栽种时要精心平整土地。养根的韭菜地宜分2次平整,一次在小雪后封冻前,每亩施混合土粪20立方米,铺平地表,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再进行一次复平,尽量消灭涝洼和水坑。挖好排涝系统,行间扒土做沟,深挖支沟和排干,沟沟相通,保证降雨后田间无积水,以减轻韭田露地养根时发病程度。 2、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作种植。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穴250毫升,7~10天灌1次,连灌2~3次。雨季到来之前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