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 板栗落苞是怎么回事?板栗落苞如何预防?

[复制链接]
查看53 | 回复0 | 2025-3-17 12: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板栗落花后(7月前后)容易出现落苞(空苞)现象,对生产不利。

板栗落苞原因  

1. 缺授粉树:不少栗园品种单一,缺少有效授粉树,或者授粉树距离较远,影响授粉效果,形成大规模空苞现象,导致严重减产。  

2. 栗园缺硼:硼元素促进板栗授粉受精。缺乏时,板栗不能正常的受精,造成板栗胚胎早期败育,不能发育成正常的坚果,从而导致落苞。  

3. 营养不良:板栗多栽植在瘠薄的山地、丘陵。板栗开花后,刺苞、坚果开始迅速膨大。此时,树体营养不足,营养竞争剧烈,容易导致落苞。在丰产的年份,若肥水不足,一则当年坚果个小,二则影响翌年开花坐果。  

4. 严重郁闭:我国板栗园多数严重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光合效率低,营养分配不合理,容易出现落苞现象。  

5. 气候因素:河北、山东等板栗产区,春、夏易出现严重干旱现象。雨季来临后,多发生落苞现象。落苞原因是严重干旱导致授粉受精不良,遇到降雨后,授粉受精良好的刺苞具有很强的营养聚集能力则不落苞,不好的刺苞营养聚集能力弱则容易落苞。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板栗产区,板栗开花时若遇到连续降雨,对授粉受精严重不利,也容易出现空苞(落苞)现象。  

6. 病虫影响:桃蛀螟幼虫为害板栗刺苞、坚果,被害刺苞干枯,易脱落;被害坚果内充满虫粪,且有丝状物粘连,影响食用,易引起霉烂。栗实象甲(又名栗实象鼻虫)以幼虫在坚果内取食,形成较大的坑道,内部充满虫粪。板栗坚果早期被害,易脱落;晚期被害,不脱落。


板栗落苞解决措施  

1. 配授粉树:面积较小板栗园,主栽品种一般占80~90%,授粉品种一般占10~20%。大型板栗园,发展3~5个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均有。  

2. 及时补硼:  

(1)花期喷硼  时间:盛花期晴朗无风天气均匀喷施,雾化要细;浓度:0.2%硼砂、0.3%尿素的混合液;  

注意:不可用高压喷枪,以免伤害花器。  

(2)土施硼肥  

时间:秋季(9月上旬开始)和有机肥一起施用;用量:每株5~10克硼砂; 

注意: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容易导致硼中毒。大家务必重视此事。  

3. 间伐落头:株行距2米×2米,或者2米×3米,或者3米×4米的板栗园,在严重郁闭时,应尽快隔行进行间伐;3~5年后,再在行内,隔株进行间伐。板栗树树体高度在3~5米以上时,需要逐年落头开心,疏除郁闭大枝,形成开心形,彻底解决郁闭问题。  

4. 及时追肥:  

(1)花后肥  

板栗开花后,由于雄花过多,而造成树体衰弱,叶片发黄;此时追肥非常重要。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沟施,每亩15 kg。  

(2)采前肥  

采收前10~15天是坚果营养积累关键期。采收前20~30天施肥,以钾肥为主,氮磷肥为辅;沟施每亩30 kg。  

(3)采后肥  

板栗成熟后,及时施基肥。每亩1000~3000 kg施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以补充营养、恢复树势,提高安全越冬能力,并为翌年开花、展叶、结果奠定坚实基础。  

(4)叶面喷肥  

6~7月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3~4次,每次间隔15天。  

5. 及时浇水:干旱时及时浇水。一方面努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兴建灌溉设施;另一方面,兴建集雨水窖等小型设施,保障严重干旱时,能浇水1~2次以上。  

6. 防治害虫  

(1)桃蛀螟  

在8月初开始挂诱芯诱集成虫,每亩挂15~20个诱芯即可, 20~30 d更换一次。生产上应选择配置白色水桶型诱捕器,悬挂于树冠中部位置,能达到对板栗园内桃蛀螟的最佳诱捕效果。  

(2)栗实象甲  

消灭越冬害虫:清除园地板栗以外的寄主植物,不与茅栗混栽;捡拾落地残留栗苞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深翻10~20 cm土壤,破坏越冬幼虫土室,减少虫源。  

人工捕杀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早晨露水未干时,在树下铺设塑料薄膜或床单,轻击树枝,兜杀成虫。  

及时采收:栗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尽量做到干净、彻底,不使幼虫在栗园内脱果入土越冬。  

集中杀灭:先在水泥地上堆放和脱粒,使脱果幼虫无法入土,集中杀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