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除草:结合松土,铲除树盘内的杂草,并用铲除的杂草覆盖树盘,覆盖时要距树干周围20~30厘米。如果遇到干旱季节,还要在树盘周围覆盖干草、椰糠等,防止水分蒸发过多。 2、松土:黄皮幼龄果园一年要松土多次,一般结合除草和间种作物进行。在夏、秋季,雨后要松土,以防止土壤板结。在根际松土深度以5~10厘米为宜。 3、改土:一般在定植后第二年开始,在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在行间(株间)各挖一条状沟,深40~50厘米,宽30厘米。分层施放草料、作物茎秆、垃圾和适量石灰等,每年轮换位置,在2~3年内,全园深翻改土一次。 
4、施肥:黄皮幼龄树根系尚未发达,分布较浅,吸收力弱,幼树施肥采取勤施薄施的原则。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钾肥、钙肥、镁肥、叶面微肥等。定植成活后1个月便可以开始施肥,此后在每次新梢萌芽前和新梢转绿后施肥。冬季一般在距离主干30~40厘米开沟施1~1.5千克的有机肥,当气温稳定到15℃时,隔月进行一次尿素和复合肥的交替使用,每年施肥5次以上。有条件的还可施一定的人畜粪水,具体就是从3月上旬开始,选下雨前后,1年生幼树每株每次撒施50~100克尿素或50~100克生物有机肥,交替使用;第二年生幼树每株每次撒施150~200克尿素、150~200克生物有机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交替使用。提醒施肥时要距树干20~40厘米的距离。 5、水分管理:幼龄树生长旺盛,根系浅而少,容易受土壤水分变化影响。要加强土壤水分管理,旱时灌水,涝时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如果灌溉水源有限,可以改用滴灌、喷灌设施,特别是干旱季节,可以适当地在树冠周围覆盖稻草、椰糠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6、整形修剪:黄皮幼苗定植成活后,在主干高40~50厘米处(嫁接口以上的部位)摘心或短截定干,促进截口下的芽萌发。待主枝老熟后,在15~20厘米处进行摘心或短截,促进剪口下的芽萌发,再在各主枝上选留2~3条健壮的、分布合理的枝条培养成二级主枝,采用同样方法培养三级分枝、四级分枝。黄皮幼树主要是培育树冠促进幼树快速生长。应及时抹去主干上较低的萌芽,夏梢虽然长势旺、强健,但抽发却不太整齐。通常对顶芽进行抹芽1~2次,去除顶端优势,让下部芽先抽发,植株新芽整齐。冬季修剪应在冬季结合清园进行,剪除病虫枝、衰弱枝、交叉枝、下垂枝等,使枝组分布合理。把剪除的枝叶及园地的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全株要培养生长健壮、不同方位的新梢3~5个作为主枝或骨干枝培育。这能统一促放新梢,方便病虫害防控,又能尽快形成丰产树冠。 
7、畅通排水系统:有排水系统的果园,要及时查看清障,保持排水系统畅通;没有建立排水系统的果园应开沟排水。山地、丘陵果园要注意整修梯坎、背沟,低畦果园除了加强自身排水外,还要注意疏导外来洪水,减少沉积。 8、间种:幼龄黄皮园在不影响黄皮生长的情况下,可以间作豆类、花生、蔬菜、饲料、牧草等矮秆作物以利于土壤保湿、防热,还要禁止牛、羊为害。切忌间作作物距离黄皮树体太近,应在果树周围保留一定空间,一般选择在行与行之间进行。幼龄果园产量较低,间种可以适当增加收入,作物的秸秆又可以回收入地,改善土壤营养。 9、疏花疏果:黄皮幼树严禁开花、挂果,当花蕾初现时,采用人工采摘花蕾以避免开花结果消耗树体养分,促进枝梢的生长、树体结构的形成。 10、树盘覆盖:一般在6月下旬、12月上中旬,在树盘内用稻秆、杂草等覆盖,厚度10~15厘米,注意在覆盖时根茎周围不能覆盖太近,应保持有20~40厘米距离。因黄皮的根系较浅,夏季太阳暴晒会影响黄皮根系的生长。覆盖可以防晒,降低果园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冬季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