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 番荔枝蛀果虫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50 | 回复0 | 2025-3-30 16: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番荔枝蛀果虫危害症状

  蛀果虫对番荔枝的为害,一是以雌虫产卵管插入果皮内产卵,造成果实流胶或畸形;二是孵化出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致使果实腐烂、落果,降低产量和果实质量。在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果实,且果实有果香味时受害严重。一般平均单果带虫量19.3头,最高的一果有虫105头。

番荔枝蛀果虫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成虫体长6~8毫米,全身黑色和黄色相间,形似苍蝇,翅透明,翅脉晴褐色,雄虫比雌虫略小;卵梭形,长约1毫米,乳白色;幼虫圆锥形,蛆状,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黄白色;蛹椭圆形,长约5毫米,黄褐色。根据周年观察诱蝇量变化情况,全年均有成虫出现,基本无明显越冬现象,发生为害主要时段为每年4~11月,12月至翌年3月数量少,虫口密度随果实的生长膨大而提高,到果实成熟期达到高峰。该虫分散迁移能力强,成虫可飞行数千米,且其繁殖能力较强,成虫可多次进行交尾产卵,每雌可产卵200~400粒,产卵期可长达一个月,孵化率50%~85%, 经过1代后虫口密度增加100倍以上。成虫通过产卵管刺入果皮产卵,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并排泄虫粪造成烂果,烂果散发出难闻的恶臭味,老熟幼虫从烂果中跳出落入表土化蛹,羽化后即钻出地面。成虫一般对黄光趋性强,雄成虫对性信息素甲基丁香酚敏感,有强烈的趋向性。

  在高温季节(30度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卵和幼虫期约10天,蛹期7~8天,成虫期10天,完成一个世代需30天左右;温度25度左右,相对湿度90%左右,卵和幼虫期约12天,蛹期约10天,成虫期约15天,完成一个世代需40天左右;低温季节(16.5度),相对湿度90%以下,卵和幼虫期20~25天,蛹期30天左右,成虫期20~30天,完成一个世代约需70~90天,一年可发生7~8代,高温时段世代历期短,在5~10月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

番荔枝蛀果虫防治措施

  1、性诱杀雄:利用雄成虫对性信息素甲基丁香酚有敏感趋性的习性,从4~11月全面进行挂瓶诱杀。每亩果园挂诱杀瓶2~3个,瓶内棉球分两端,一墙注入性诱剂2毫升,另一端注入敌敌畏或马拉硫磷2毫升,性诱剂每20天加一次,敌敌提每10天加一次,实施性诱杀雄措施,雌成虫无法交配,降低蛀果虫有效卵的产生。

  2、在冬后清园,生理落果期摘除虫果,拾捡落果,收集后深埋入50厘米以上的土坑中,加施石灰和敌敌畏,用土覆盖严实,或将落果、虫果收集后放入薄膜袋加入敌敌畏,扎紧进行熏杀幼虫,降低虫源基数。

  3、在蛀果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喷药防治:树冠喷雾,采用辛氰乳油、敌敌畏500倍液或氯氰菊酯750倍液+乐斯本1000倍液,在一天中成虫活动盛期的上午10~11时或下午4时后进行喷杀成虫。地表喷雾。在喷施树冠的同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乐斯本8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喷施表土,杀死表土中的幼虫和蛹,降低虫口密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