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双线盗毒蛾对豆角(豇豆)的危害 双线盗毒蛾又叫棕夜黄毒蛾,桑褐斑毒蛾,主要危害豇豆、丝瓜、辣椒、菜豆、甘薯等,以幼虫食害叶、豆荚、果实,严重时叶片仅剩网状叶脉,豆荚和果实呈缺刻或孔洞,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双线盗毒蛾发生规律 1、双线盗毒蛾在南方各省均有发生,福建每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寄主叶片间越冬。 2、双线盗毒蛾在6~7月发生数量多。 3、双线盗毒蛾在傍晚或夜间羽化,成虫夜出,白天栖息在叶背。 4、双线盗毒蛾的雌成蛾产卵在叶背,卵半球形黄色呈块状,上盖黄色茸毛。初孵幼虫有群集性,食叶下表皮和叶肉,3龄后分散为害豇豆荚或瓜果成孔洞。 
三、双线盗毒蛾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豆角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可减少为害。 3、在双线盗毒蛾幼虫3龄前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 1000倍液,或2.5%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