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葱颈腐病症状 洋葱生长期间染病,在叶鞘和鳞茎的顶部,出现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有灰色霉层。贮藏期间,在鳞茎顶部及肩部出现干枯稍凹陷病斑,后渐变软、淡褐色,鳞片间有灰色霉层。后期有黑褐色小菌核。 
洋葱颈腐病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是由葱腐葡萄孢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或随鳞茎在贮藏场所越冬。 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低温高湿条件下利于发病。 收获期遇雨,鳞茎表皮未干,贮藏地湿度较大,都容易发病。 洋葱颈腐病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与其他类蔬菜实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体;浇水时不可大水漫灌,雨后注意排水;不过多施用氮肥;收获后充分干燥后再贮藏;生长期间可喷药防治,药剂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