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怎样防治小地老虎危害西葫芦?

[复制链接]
查看35 | 回复0 | 2025-4-5 16: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地老虎以幼虫危害西葫芦,1~3龄幼虫把地面上的叶片咬食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幼虫夜间出来将幼苗从齐土面根茎处咬断,造成缺苗。  

小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体暗褐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前翅黑褐色,翅面有肾形斑、环形斑、棒形斑各一个,各斑均环以黑边,在肾形斑的外侧有一尖端向外的长三角形黑斑,后翅灰白色。卵为半圆形,直径0.5毫米,表面有纵横的隆起线,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7~47毫米,体形略扁,黄褐色至暗褐色,背面有淡色纵带,体表粗糙;胸部1~8节背面各有两对***,呈梯形排列,前面一对小;臀板黄褐色,上有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蛹长18-24毫米,赤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的圆形刻点比侧面大,尾端黑色,腹末有黑褐色粗而短的刺2根。  

成虫白天潜伏在杂草、菜叶及土块等隐蔽地方,夜间出来活动、取食、交尾、产卵,以19-23时活动最盛,成虫对糖蜜及其它发酵物及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小地老虎卵多散产在地面或5厘米以下的杂草和作物的叶背,雌虫的产卵量平均为800~1000粒,卵期7~13天。  

幼虫共6龄,1~2龄幼虫多集中在植株的心叶中或叶下的地表,3龄开始白天潜伏,夜间出来危害,4龄后咬断幼苗,5~6龄为暴食期,因此防治应在3龄前。4龄幼虫有迁移危害习性。  

小地老虎喜欢温暖和湿润的条件,土质疏松,保水力强,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有利于小地老虎的发生。

西葫芦小地老虎防治方法  

利用糖蜜诱杀器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发现幼虫危害时,喷20%杀灭菊酯8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可防治1~3龄幼虫;4龄以上时,一般可在移栽前或出苗前利用毒饵药杀。毒饵用90%敌百虫100克,豆饼5千克,水5千克,先将豆饼粉碎成小米粒大,炒香,把敌百虫用水化开,拌入豆饼粒,每亩1.5公斤,在傍晚时施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