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怎样防治西葫芦病毒病?

[复制链接]
查看48 | 回复0 | 2025-4-5 16: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葫芦病毒病,由于病原种类不同,症状有黄化皱缩型、花叶型和两者的混合型。黄化皱缩型,自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植株上部叶片先表现沿叶脉失绿,并出现黄绿斑点,以后整叶黄化,皱缩下卷,病株节间短缩,矮化。未枯死的植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色较深,雌蕊柱头短曲,大部分不能结瓜,或瓜小而畸形。花叶型,自幼苗4~5片真叶开始发病,新叶出现明脉及褪绿斑点,后表现为花叶,严重时顶叶畸形,变为鸡爪形状,病株矮化,不结瓜或果实畸形。  

西葫芦在高温、干旱、光照强的条件下发病严重。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0~62℃,体外存活期为5~9天。自然情况下由瓜蚜侵染,汁液接触亦可传播。

西葫芦病毒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防治蚜虫,减少病毒来源。  

可用植病灵800倍液,或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150-200倍液,或1000倍高锰酸钾液,或a-萘乙酸20毫克/升,或用300倍植物病毒抑制素加5毫克/升a-萘乙酸混合液进行防治,每7~10天1次,连喷3~4次,基本可以控制病毒病的危害与流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