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怎样防治西葫芦菌核病?

[复制链接]
查看39 | 回复0 | 2025-4-5 16: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葫芦菌核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其危害部位主要是茎蔓和瓜。发病初期茎蔓上出现水浸状淡绿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病部变褐,软化腐烂,表面长满白色霉状物,而后在病部表面形成灰黑色菌核,最后病部以上茎蔓整个枯死。  

瓜条感病后,先形成水渍状病斑,软腐,随后病部长满白色棉絮状白霉,最后在发病部位长出灰黑色菌核。  

西葫芦菌核病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核盘孢属真菌。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内或土壤中越冬,遇有适宜的条件菌核就萌发,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温度20℃,相对湿度95%~100%,容易感染菌核病。西葫芦菌核病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杀死种子上的病菌。  

2、清洁田园。西葫芦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瓜,带出室外深埋。  

3、加强田间管理。深翻土壤,覆盖地膜,适时放风,降低湿度,尽量增加光照,升高温度,强健植株,减轻病害。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或65%甲霉灵10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喷治。或用速克灵或扑海因50倍液涂抹病斑,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对茎蔓的病斑还有治愈作用。一般每隔1周喷1次,喷药时注意喷在茎的基部:老叶、土表及瓜条上,连喷3~4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