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霉病是瓜类蔬菜中普遍发生的,而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叶片上发病。 西葫芦苗期发病时,叶片开始褪绿变黄,最后枯死;成株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呈水浸状黄色小斑点,逐渐发展呈多角形,后期病斑边缘黄绿色,干枯时易破,在高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枯萎。 西葫芦霜霉病病菌是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病菌是从秋季大棚生产传到温室,又从温室传到春大棚和露地,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其发生与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很大,发病最适温15~24℃,低于15℃或高于28℃,则病害不易发生。病菌萌发和侵人叶片是凭借叶面的水滴或水膜进行的,室内湿度大时,容易发生霜霉病。 
西葫芦霜霉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利用高垄铺地膜栽培,膜下暗灌,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在未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棚室用药200~250克,傍晚闭棚后熏烟,每隔1周1次,3~5月连续熏7~8次,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发病初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7%防霉灵粉尘剂喷粉,每亩1千克,喷5~6次,每8~10天1次。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瑞毒霉与65%代森锌以1:1比例混合后的500倍液,40%疫霉灵(乙磷铝)200~250倍与50%福美双500倍混合液,50%甲霜膦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0%DTM2500倍液,30%角霜灵500倍液,隔6天喷1次,交替用药,边续喷药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