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葫芦化瓜症状 保护地栽培西葫芦,因光照不足,光合效率低,生产物质少,对地下部分配更少,而地上部要保证非生产器官的养分,雌花和幼瓜因供给养分极少,甚至得不到养分而黄化、脱落称化瓜。 
西葫芦化瓜产生原因 ①花粉发育不良和不授粉:保护地中温度低,湿度过高,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花粉发育不良和雄花不易散粉,而且柱头过湿不易粘粉,致使雌花授粉不良,不能授粉受精而化瓜。 ②授粉不良:冬季棚内几乎没有昆虫为西葫芦传粉受精,西葫芦为雌雄同株异花,以昆虫为媒,这样未受精的雌花化瓜率极高,即使结成单性瓜,瓜的产量和质量也很低。 ③雄花少:保护地低温短日照,由于光照不足,造成西葫芦产生的雌花多,雄花少,再加上花期短,造成授粉不利而化瓜。 ④营养不良:西葫芦幼苗期严重缺肥或干旱,植株瘦弱,子房弱小,营养不良和发育不良也是化瓜的原因。另外,病害也可造成化瓜。 ⑤花粉发育不健全:有些品种在低温或高湿下,花粉发育不健全也会造成生理性化瓜。 
西葫芦化瓜防治措施 ①加强管理:首先是培育和选用健壮的幼苗定植,获得健壮的秧苗和植株是防止化瓜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注意磷、钾肥搭配,正确蹲苗,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一致;及早采收嫩瓜,防止因营养不足而使后续瓜化瓜,老熟瓜应每蔓一瓜,瓜坐的位置应适当,上述措施均有助于防止化瓜。 ②人工授粉:实行人工辅助授粉,是促进西葫芦正常结瓜的重要措施。授粉时,应选择在晴天上午8~10时进行。首先收集当天盛开的雄花的花粉,即用剪刀把正在开放的蕊剪下,集中放在玻璃培养皿中或干燥的小碟内,然后用毛笔取混合的花粉轻轻涂抹在盛开的雌花柱头上。另一种人工授粉的方法更为简单,即将花用手采摘下来,撕去花瓣,把整个蕊直接对放在雌花上,让花粉粒自然大量地落在雌花柱头上。 ③使用植物生长激素:利用植物生长激素,促进西葫芦分化雌花和保花、保果,对提高产量有显著效果。目前常用的生长激素有两种。 a.在西葫芦生长到3~4叶期,用乙烯利2500倍稀释液直接向叶面喷洒,可促进瓜苗提早分化雌花,并提早开花、结果。 配制乙烯利溶液的方法:将1毫升乙烯利原液慢慢地倒入清水中,边倒边搅拌,同时用稀盐酸把pH值调到4。 b.利用2,4-D或萘乙酸、番茄灵防止离层增生,减少落花落果。具体做法:可在开花的当天下午或前一天,用浓度为10~2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或萘乙酸液涂抹果柄和心房,亦可用小型喷雾器将40~50毫克/千克的番茄灵喷洒在柱头上。 ④进行植株调整:保护地早熟栽培中,在弱光和肥水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过旺,大量发生侧蔓,影响雌花发育,造成化瓜。这种情况下要进行整枝、打杈,在主蔓上均匀地留2~3个侧蔓,将其余的摘除。建议当侧蔓上幼瓜坐住后,留3~4叶摘心,主蔓过旺时,在15~16节以后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