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种西葫芦如何防治西葫芦枯萎病?

[复制链接]
查看47 | 回复0 | 2025-4-5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西葫芦枯萎病症状及危害  

西葫芦枯萎病又叫西葫芦红腐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1、幼苗受害症状: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变黄,生长变缓或停止生长,最后枯死。  

2、成株受害症状:主蔓先出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纵剖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发病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随植株生长变黄的叶片不断增多,严重时遍及全株,致使整株枯死。

二、西葫芦枯萎病传播途径 

西葫芦枯萎病的病原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原可在土中可存活5~10年,成为初侵染源。病原从根部侵入,地上部重复侵染主要靠灌溉水。

三、西葫芦枯萎病发病原因  

1、空气相对湿度高,发病最快。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发病多,且雨水利于病原传播。降水少,相对湿度小,发病亦少;排水不良或浇水过多的瓜地,发病重。  

2、如秧苗老化,连作地,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排水不良,土壤偏酸,是发病的主要条件。伤口为黄瓜枯萎病病原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壤、肥粪、种子带菌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发病的轻重决定于当年初侵染的菌量,再侵染不起主要作用。

四、西葫芦枯萎病预防措施  

1、应以抗病品种为主,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病株残体,培育无病壮苗,并辅之以药物防治。  

2、西葫芦种子在播种前先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或在70℃的恒温条件下,将种子处理72小时;或用有效成分0.1%的60%防霉宝超微粉加0.1%平平加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冲净催芽。  

2、选用抗病西葫芦品种,较抗病的有长春密刺、津研7号、早丰等。  

3、西葫芦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田间含菌量。育苗时,对苗床土进行硝化处理,或换上无菌新土,培育无病壮苗。  

4、种植西葫芦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在结瓜后,要适当增加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在夏季的中午前后不要浇水。多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株根系茁壮,以提高抗病能力,但要注意减少伤口。  

5、可利用南瓜根系发达,对黄瓜枯萎病原有较强抗性的特点,将南瓜做砧木,黄瓜做接穗,进行嫁接换根,防治效果达90%以上。

五、西葫芦枯萎病防治农药  

1、西葫芦育苗床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处理畦面。每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千克,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于定植穴内。  

2、用30%恶霉灵水剂 600~800倍液,在播种时喷淋1次,播种后10~15天再喷淋1次,本田灌根2次,在移栽时灌根1次,15天后再灌根1次。  

3、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在发病初或发病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25千克,隔7~10天灌1次,连灌3次,防治效果较好。另据室内抑菌试验表明,菇渣和鸡粪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效果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