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薯蚁象危害特点和识别 红薯蚁象又称红薯小象甲,主要在我国南方薯区发生和危害。成虫取食薯块、茎蔓和叶片。雌虫在薯块表面取食成小洞,产单个卵于小洞中,之后用排泄物把洞口封住。幼虫终身生活在薯块中,取食成蛀道,且排泄物充斥于蛀道中。幼虫取食后可使薯块变苦,不能食用。 红薯蚁象成虫体长约6毫米,体型似蚂蚁,身体被蓝黑色鞘翅覆盖,有金属光泽。前胸和足呈红褐色至橘红色。成虫有假死性。雄虫触角末节呈棍棒状,雌虫呈长卵状。红薯蚁象幼虫体长约9毫米,月牙形,头部淡褐色,身体灰白色,胸腹足退化。 
红薯蚁象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防止扩散。 2、清洁田园。及时清除苗床薯块;田间红薯收获后清除危害的薯块、茎蔓和薯拐等,集中深埋或销毁。 3、实行水旱轮作。 4、化学防治。在育苗田集中防治效果好,可施用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每亩有效成分100~2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