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薯麦蛾危害红薯特点和识别 红薯麦蛾又叫红薯卷叶蛾、红薯小蛾、红薯卷叶虫等,属鳞翅目麦蛾科。分布广泛,全国各红薯生产区均有发生。除危害红薯外,还危害雍菜、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主要以幼虫吐丝卷叶,在卷叶内取食叶肉,留下白色表皮,状似薄膜,幼虫还可危害嫩茎和嫩梢,发生严重时,部分薯叶被卷食,仅剩叶脉和叶柄,整片呈现"火烧"现象。成虫体长4毫米左右,翅展18毫米,翅宽2.5毫米,头胸部褐色,前翅黑褐色,中央有两个黄褐色、长圆形小斑纹,外缘有5个横列小黑点。后翅淡褐色,比前翅宽短,前后翅均有较长缘毛。幼虫体长6毫米左右,黑褐色间有灰白色条纹。前胸淡黄绿色,中胸至第二腹节黑色,第二腹节以下各节呈淡黄绿色,背面具有1条较宽的灰白色背线,各节并具1条体后下侧斜行的黑色线条。 
红薯防治红薯麦蛾措施 1、秋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蛹,降低田间虫源。 2、开始见幼虫卷叶危害时,要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 3、在幼虫发生初期施药防治,施药以下午4点最好。药剂可选用2%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2000倍液、20%除虫脉悬浮剂1500倍液、5%氟虫脲可分散剂1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