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芦笋紫纹羽病症状及危害 芦笋紫纹羽病主要危害根部。染病后病根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中心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病根表面现绒状紫色菌丝膜或紫色纹羽状菌索及菌核,病株地上部明显矮于健株,弯曲,茎叶变黄,后落叶或全株枯死。 二、芦笋紫纹羽病传播途径 芦笋紫纹羽病的病菌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的菌丝束,在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后即可侵入危害,一般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主根。此外病根与健根接触或从病根上掉落到土壤中的菌丝体、菌核等,也可由土壤、流水进行传播。该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萌发后侵染机会少。 三、芦笋紫纹羽病发病原因 低洼潮湿、积水的笋园发病重。 四、芦笋紫纹羽病预防措施 1、严格选地,不宜在发生过紫纹羽病的桑园、果园以及大豆、山芋等地栽植芦笋,最好选择禾本科茬口。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3、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四周土壤亦应消毒或用20%石灰水浇灌。 4、发病初期在病株四周开沟阻隔、防止菌丝体、菌索、菌核随土壤或流水传播蔓延。在病根周围撒培养好的木霉菌,如能结合喷洒杀菌剂效果更好。 五、芦笋紫纹羽病防治农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淋或浇灌药剂。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药剂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022年1月7日添加 定植大田要避免选择前作为果园、桑园及甘薯、牛蒡等易感病寄主的地块。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挖掉,尽可能清除残留的土中的有病根系,并对病穴用氯化苦3-4毫升,注入深度15厘米处,后地面覆盖薄膜密封熏蒸。薄膜覆盖时间至少5天。 1、选40%五氯硝基苯粉每亩用1.5千克,加细干土25~40千克,在早春培垄时,先将药土撤于芦笋鳞茎盘的基部再培垄。 2、选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每亩用1千克;或5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用3千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用2千克;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3千克;加水1200~1500千克,于早春清园时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1~1.5千克。 3、在7~8月份发病盛期可用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稀释1000~1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