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 芦笋茎枯病如何防治?芦笋茎枯病用什么农药?

[复制链接]
查看32 | 回复0 | 2025-4-14 11: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芦笋茎枯病症状及危害  

芦笋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甚至绝收,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在自然条件下只侵染芦笋,不危害其它作物,寄主专一。各地均有分布。  

芦笋茎枯病早期仅在中心发病株的茎枝上出现乳白色油渍状小斑点,渐扩展呈纺锤状或不规则形褪绿斑,边缘清晰红褐色,有淡黄色晕圈,中心部稍凹陷,并呈赤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病斑深入髓部,绕茎一周感病部位易折断,病株早期变黄,最后失水干枯死亡。

二、芦笋茎枯病传播途径  

芦笋茎枯病的病原以分生孢子器随枯死的病残株在大田中越冬,能存活8~9个月。以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侵染茎部。

三、芦笋茎枯病发病原因  

芦笋茎枯病始见期在5月中下旬,危害严重期在7~9月份。9月下旬后,气温下降,降雨减少,侵染蔓延速度减慢,10月中旬平均日气温降至15℃以下时进入越冬阶段。在温暖多雨或晴雨相间时期长的年份发病重。施用氮肥过多或缺乏,或土壤湿度大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四、芦笋茎枯病预防措施  

1、芦笋品种间对茎枯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因此,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F1代品种,如阿波罗、紫色***、阿特拉斯等。  

2、种植芦笋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和通气性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地种植,切忌在土质黏重、地势低洼及排水不畅的地方种植芦笋。  

3、为了减轻病原,冬季或早春在清园时一定要彻底、干净,将病枝、落叶和残茬彻底清除笋田,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当清园结束后再用50%的多菌灵500倍药液进行土壤消毒。  

4、在播前要进行温汤浸种10分钟,注意先倒水后放种子,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5、适当多追施钾肥和磷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五、芦笋茎枯病防治农药  

早春在清园结束和停采撤垄后,将所有的嫩茎靠地面以下2厘米左右割下,然后用药剂喷雾消毒。停采放垄后,清除笋盘上的覆土及残茬,将药液灌在笋盘上。雨季前的6月中旬前药剂喷雾。第1次喷药在撤垄后5~7天笋芽出土时。雨季(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应每隔7天左右喷1次药剂。药剂要交替使用。  

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400~600倍液喷雾或50%百菌清800倍液浇灌,或25%芦笋王600~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40%百可得1000倍液,或40%芦笋清(锰多清)400~600倍液喷雾,涂茎用40~50倍液,或波尔多液200~24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或40%丰收纯7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300~500倍液,或35%茎枯灵6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1000倍液。 

2022年1月7日添加  

1、适时摘心防倒伏。芦笋株高可达1.5米以上,如果任其生长,严重影响通风透光,且易倒伏,田间湿度大病害重。当株高达70厘米左右时应适时摘心,有利于集中养分,促进地下根茎生长。  

2、清理菜园。清理菜园降低侵染源,是防治茎枯病的有效方法之一。2月份全面清理田间茎秆,清扫病残枝叶并集中烧毁处理。8月上中旬采笋结束后,结合回土平垄,要彻底清理残桩和地上母茎,鳞芽盘要喷药杀菌消毒。  

3、留母茎采笋,延长采笋期。定植后第二年的新芦笋田块,只宜采收绿芦笋。一般4月上中旬长出的幼茎,作为母茎留在田间不采,以供养根株。以后再出的嫩茎开始采收。采收期长短根据上年秋发好坏而定,一般可采收30~50天。进入生产期的芦笋田块,5月上中旬视出笋情况每穴留2~3根母株后,可采收至8月上中旬。这种留母茎采笋方式不仅增加了笋农收益,而且避开了7月份高温高湿天气造成的发病高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成本。  

4、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疏松土壤,促进芦笋茎叶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5、抓住有利时机,合理用药防治。防治茎枯病,关键期适时施药,春季培土前向根盘洒药液灭菌,割除老株。留母茎时立即喷药保护、防止幼笋出土后受土表残存病株侵染,同时保护所留母茎免受空气中病菌危害,必要时用稍浓的药液涂茎。有效药剂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芦保一号2000倍液、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培福朗水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世高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注意合理混用或轮换用药,配药时加入0.1%洗衣粉或0.3%中性皂或吐温20等粘着剂或展布剂可提高药效。生长期视病情5~14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4次,遇雨适当增加次数,雨后及时补喷。重病区尤其要抓住易被侵染的幼嫩期及时防治,40天以上笋株抗病力虽逐渐增强,但也要抓住培土前或采收结束扒土后2~3天晒根盘时进行喷药保护,采笋前7天应停止施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