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猝倒病。由于黄秋葵分枝多,叶片大而薄,蒸腾作用强,开花、结果多,需水量大,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势必影响发育和结果。在干旱条件下,植株发育不良,花的发育受阻,果型小而无光泽。若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黄秋葵原产于热带多雨地区,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求土壤含水量大,而且空气相对湿度要稍大,以保持根系吸收水分和叶面蒸腾之间的平衡。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开花结果以前需水量较少,结果期以后需水量逐渐增多,此时一定要供应充足水分,土壤含水量要达到13%~18%,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此时若水分不足就会严重影响产量,且易出现僵果,表面粗糙,品质差。但土壤也不能过湿,若排水不良则土壤通气性差,会造成黄秋葵烂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