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秋葵是深根作物,根系呈辐射状向四处伸展,到一定距离后转而向下,扎入土壤较深处。根系分布范围广,可达2m以上。黄秋葵根的数量多少,与品种、土壤、气候及栽培条件有关。通常土壤地下水位高、水分多,根系发育较差,数量较少;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发根多,根系发达,入土深,分布范围广,其抗旱性、抗涝性及抵抗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强。在根的最幼嫩部分,分生出大量的根毛,这些根毛常常伴随根的衰老而死亡,幼嫩部分又能继续生出新的根毛,它主要起吸收作用,还能分泌有机酸,可以促进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矿物质营养。 
黄秋葵的根系属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组成。种子萌发时,胚根伸出,向下生长,成为主根。主根入土深度可达2m以上,侧根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cm的土层内,上层侧根扩展较长,一般可达60~100cm,往下侧根渐短,形成一个倒圆锥形的强大根系网。 黄秋葵生长前期在距主根生长点约5cm处,从主根上分生出一级侧根,开始时近乎水平生长,以后斜向下层生长。一级侧根能分生出二级侧根。在适宜条件下,可继续分生三级、四级乃至五级侧根。由主根、各级侧根及其根尖附近大量的根毛构成黄秋葵的根系。 黄秋葵的主根前期生长速度快,后期慢。现蕾前,主根比茎的生长速度快;现蕾后,植株地上部分生长速度加快,侧根迅速增加,主根生长速度相对减慢;开花后,由于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进入大量开花结果期,主根生长速度放慢。 由于受栽培条件、土壤及移植因素的影响,黄秋葵的主根会出现变形、退化等,有些植株的主根不明显。 
黄秋葵根系的形成,可大致划分为4个时期。 1、根系发展期:从种子萌发到现蕾。此时,根系生长速度快,而地上部生长缓慢。 2、根系生长盛期:即初花期,此时是主根和侧根的生长旺盛期。 3、根系吸收高峰期:即黄秋葵结果期,根系网基本建成,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量最多。但发根能力逐渐下降,所以开花结果期不宜伤根。 4、根系活动机能衰退期:即黄秋葵结果末期,根系衰亡,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