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晒种:在播种前,将稻种置于阳光下2~3天,能使种子干燥,提高通透性而利于吸水;能增强种子中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生活力;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减轻种子带菌传播;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利于培育壮秧。晒种时要求做到摊薄,匀晒。操作要精细,防止搓伤种皮。 2、温汤浸种:先将稻种在清水中预浸20小时左右,然后用箩筐滤水后,放入54℃的温水中浸10分钟,不停朝一个方向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捞出后即可催芽插种。温汤浸种可以杀死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病菌。 3、泥(盐)水选种:是利用泥(盐)水较大的比重将灌浆不饱满的种子捞出,留下饱满的种子播种,从而达到苗齐苗壮。捞出的不饱满种子另行播种,精细管理后也能用于大田。盐水选种还对病菌虫卵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4、石灰水浸种:石灰水浸种是一种传统的浸种消毒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称取石灰0.5千克,用纱布包好,然后放入50千克水中溶解过滤,再把种子倒入溶解了的石灰水中浸40~50小时,浸后将稻种洗干净,再行催芽。石灰水浸种时注意在浸种过程中不要搅动水面,以免打破石灰水表面的膜状体,导致空气侵入而影响消毒效果。浸种时间要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5℃时浸种4天左右;20℃时浸种3天;25℃时浸种2天。浸种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5、药剂浸种:药剂浸种是为了灭除种子带菌和保护种子苗期生长,将稻种置于一定浓度药液中浸泡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药剂浸种可以杀死种皮带菌,并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药膜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针对病菌的不同,药剂配方也不同。一般常用的浸种药剂有强氯精、三环唑等。 a.强氯精浸种:先将稻种用清水浸12小时,然后捞起滤干水份后放入250倍强氯精药液中浸12小时,浸后捞起用清水洗净即可催芽播种。可预防细条病,恶苗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 b.三环唑浸种:将稻种置于1000倍的三环唑药液中,浸种24小时,浸后捞起用清水洗净后即可催芽插种。三环唑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一般药剂。 药剂拌种和药剂浸种的原理相同,不同的是,拌种的药剂是粉剂为主,拌种常用的药剂主要有粉锈宁等。 生产中也有直接用清水浸种的方式。清水浸种是在种子播种前为了让种子携有足够的水分面将其置于清水中的一种处理方法。浸种的温度,稻种的种类均对其浸种时间有不同要求。据日本的星川清亲研究,日本粳稻品种浸种一般为60℃·日,即水温与天数的积应达到60℃·日才能使种子达到要求。由于种子在浸种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次生代谢产物,需要在浸种过程中换水1~2次,以免浸种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胚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