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种子播种前处理步骤 ①晒种。晒种可增强种皮的透性和酶的活性,促进种子新陈代谢,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后出苗整齐,生长健壮。一般在选种前择晴好天气晒2~3天,晒种时经常翻动,避免曝晒,防止种子断裂和脱壳。 ②选种。选种包括风选、筛选和比重选。一般在收获和晒种时已经过风选和筛选,播种前主要用比重选。通过选种将杂质、空秕粒除去,选出饱满质量好的种子。进行比重选时,所用的比重液的浓度,籼稻一般在1.08~1.10,粳稻1.13~1.16范围。比重液可用泥土配置、盐配置或使用硫酸铵水,测比重时可用比重计或用新鲜鸡蛋测量,当鸡蛋立着露出水平面时比较适当。 ③种子消毒及浸种。种子消毒是预防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病虫害通过种子传染。浸种的目的是使种子吸足水分,以便开始生理活动,通过吸水使种子膨胀软化,增强呼吸作用,使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在酶的作用下把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并降低种子中抑制发芽物质的浓度,把可溶物质运送到幼芽、幼根,供其生长。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25%时发芽,30%呈饱和,大体需积温80~100℃。吸水快慢与温度呈正相关。常用方法:40公斤选好的种子用35%恶苗灵250倍液50公斤或"901"500倍液50公斤浸种,每天搅动1~2次,在水温15℃左右消毒浸种5~7天,消毒浸种后用清水洗,然后催芽。 ④催芽、炼芽。催芽的方法常用室内堆积催芽、火坑催芽、地窖催芽等。其原理就是"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在30~32℃高温下使种子在1~2天内达破胸露白,将温度降至25~30℃,经12~14小时,使芽长到2毫米左右。 炼芽就是将经催芽的种子,放在自然温度条件下摊铺成薄层,散热降温,抑制芽的伸长,等到种子温度完全与自然温度相同时,就可以进行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