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水稻灌浆物质的来源

[复制链接]
查看46 | 回复0 | 2025-4-21 08: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稻高产条件下,80%~90%的灌浆物质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10%~20%来自抽穗前的贮藏物质。用于灌浆的抽穗前贮藏物质中,20%来自叶片,30%~40%来自叶鞘,40%~45%来自节间。运往穗中的贮藏物质中有20%用于呼吸,80%真正成为灌浆物质。水稻产量绝大部分是在抽穗后一个月积累的,研究表明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叶片,尤其是倒三叶。剪叶及遮光处理证明倒三叶的功能对结实起着决定性作用。倒三叶对结实的影响程度是剑叶>倒2叶>倒3叶。  

影响水稻灌浆的环境条件: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温度21~26℃,昼夜温差较大,最适于粳稻灌浆结实,籼稻适宜的灌浆温度稍高一些。最低温度为15℃,低于15℃影响灌浆,增加不实粒、青粒。日照充足,同化产物多,利于子粒灌浆。土壤通气条件好,有利于维持根系活力,防止根系早衰,可以吸收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用于灌浆的同化产物。氮素营养好坏,影响着叶片的功能期。由于灌浆期营养物质转移,导致叶片氮素含量降低,使叶片发黄,影响光合作用。若氮素营养条件好,则可延长叶片功能,防止早衰;缺氮时,叶片中的氮素得不到补偿,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同化产物减少,籽粒灌浆不饱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