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 韭菜的茎有哪些特征?

[复制链接]
查看37 | 回复0 | 2025-4-21 09: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韭菜的茎分为营养茎和花茎两种。1年生、2年生韭菜的营养茎短缩成扁平的盘状茎,称为盘茎,上面分化新叶,周围分化新根,盘状茎粗大,叶片宽,生长速度快,须根也发生多。随着生长,营养茎不断向上生长,由逐次发生的分蘖和茎盘,连接起来形成的杈状分枝,称为根状茎。根状茎上的茎盘基部着生须根,上部形成小球状的鳞茎,鳞茎的外面有干枯的叶鞘形成纤维状的鳞片,鳞茎的组织坚硬,可储藏养分。这主要和韭菜的分蘖特性有关。

韭菜植株经过春化阶段,由鳞茎的顶茎分化出花芽,花芽不断伸长成花茎,花茎断面半圆或近圆形,顶端着生圆锥状花苞,散苞后开花结实,花茎和花苞称为韭薹。  

韭菜植株不断分蘖,产生新的植株,不断地进行新老更新。分蘖属于营养生长的范畴,在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里形成蘖芽,分蘖初期,蘖芽和原来的植株包在同一个叶鞘里,由于分蘖的增粗,胀破叶鞘而形成新的分蘖株。2年以上的韭菜可发生2次分蘖。

生产上,韭菜分蘖能力强的品种,不仅可以节省播种用种量,而且易获丰产稳产,尤其在虫害严重危害之年,其优劣性更为明显。营养状况的好坏是影响分蘖能力的主要因素。植株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蘖原基的发生和生长。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蘖原基发生,而且蘖芽可以正常生长形成蘖株。若蘖原基发生后,营养状况不良,蘖芽会中途衰亡,不能正常生长形成蘖株。从外部因子来看,植株营养状况与播种期、播种量、栽植密度、收割次数、管理水平、植株在株丛中的位置、抽薹开花、株龄等因素有关。如果播种过晚,当年则不能分蘖。如果播种量过大,栽植过密,每年收割次数过多,水肥供应不足等都会降低植株的营养状况,而使韭菜的分蘖次数和每次的分蘖株数减少。

植株的年龄也影响分蘖的能力,定植2~3年的韭菜,生长旺盛,分蘖力强,产量高。抽薹开花,可使营养用于生殖生长,而使新形成的分蘖处于饥饿状态,因营养物质的供应不足而死亡。多年以后,由于分蘖过多,中部的植株会因通风透光不良而死亡。植株分蘖力衰退主要与大量抽薹开花和逐年分蘖株丛拥挤,造成营养状况恶化有关。决定韭菜产量的是生长健壮的有效分蘖,株簇内部的细弱植株,长期处于生长停滞状态,为了达到高产,要采取各种措施,使新分蘖出现与老分蘖死亡长期维持动态平衡,防止植株早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