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加强管理 ①控制浇水:但控制浇水只能是暂时的,否则会减产。 ②合理施肥:尤其避免氮肥过多。注意在前期做好栽培管理~对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的地块,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施用,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追肥应在幼苗期,尽早追肥,现蕾至开花期不宜追肥,并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 ③大棚的揭盖管理:大棚栽培春马铃薯,要搞好大棚的揭盖管理。上午8~10点棚内温度升到18℃时,及时通风降温,下午2~3点棚内温度降到14~16℃时,及时关闭通风口。随着气温的回升,当夜间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晚间可不关闭通风口,如果棚内湿度大,阴雨天也要通风排湿。 ④摘除花蕾:摘除花蕾也有利于促进结薯。 
2、喷施抑制剂 ①利用1%硫酸镁加50~100毫克/升多效唑(或3000毫克/升矮壮素)叶面喷施1~2次。 ②喷施甲哌鎓:在马铃薯蕾期至花期,叶面喷洒60~120毫克/升甲哌错(蕾期浓度取低限),能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增加产量,增加大、中薯块的比例。 ③喷施矮壮素:在植株现蕾期至初花期,使用2000~2500毫克/升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用量为50升/亩,可使地上部分生长健壮,避免徒长,使块茎提早形成,增加大块茎比例,提高产量。 ④喷施烯效唑:用30~70毫克/升烯效唑溶液,在马铃薯花期(即薯块膨大时)叶面喷洒,可使茎蔓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地上部分生长延缓,地下薯块生长加快,增加薯块数量。 ⑤喷施多效唑:经多方面试验,效果最好的是多效唑。在马铃薯株高25~30厘米时,用150~200毫克/升多效唑溶液喷施叶面,每亩用15%可湿性粉剂24~32克或25%乳油14.4~19.2毫升,兑水40升,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植株叶片上,可控制茎叶徒长。在马铃薯植株生长末期至结薯期,用浓度为100毫克/升的多效唑药液喷雾,用量为50升/亩,可促进块茎肥大,提高大、中薯比例,增加产量。使用前要注意浓度的选择,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后茬作物生长。 ⑥喷施三碘苯甲酸:马铃薯生长全过程中前期为地上部分茎叶的生长,后期为结薯期,即形成薯块。茎叶生长一般要求较高温度和较强、较长的光照;而进入结薯期后要求凉爽的气候和较弱、较短的光照。如果结薯期温度仍较高、光照强,则植株生长旺盛,延缓块茎的形成。生产上可在现蕾期用150毫克/千克三碘苯甲酸溶液喷洒植株,抑制地上部分徒长,促进块茎膨大。50~100毫克/千克整形素也有同样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等抑制剂时要注意植株的生长量。如果发现植株出现徒长现象,但尚未达到足够的生长量,可釆用控制浇水,使植株比较缓慢地生长。待植株生长达到较丰满时再喷施抑制剂。因为早喷施抑制剂,植株生长量小,可以控制徒长,但达不到高产的要求。在植株生长量大时喷施抑制剂,茎叶中养分向块茎中运转的量也大,能获得高产。一般喷施多效唑宜在现蕾至开花期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