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一般不需要整枝。特别是两季作地区,马铃薯均采用早、中熟品种,分株能力弱,在一穴单株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分枝数量,扩大叶面积,还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所以一般不需整枝打杈。此外,在马铃薯病毒病多的情况下,也不提倡整枝,因操作不当,容易通过人工接触传播病毒病。但马铃薯开花结实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因此,在开花前必须摘去花茎,以集中养分用于薯块膨大。 
有报道称,马铃薯长至团棵期时打去长势较弱的枝,留取1~2株主枝,并抹去侧枝,较不整枝任其生长的大薯率和产量均高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马铃薯团棵期整枝后,产值增效很乐观。这种情况一般是指生长期较长的春马铃薯,且也要根据马铃薯的长势情况,对长势过旺、密度过大的,通过合理整枝打杈,每株留2~3枝,保证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摘除病叶、老叶,减少病源。 
此外,采用大棚栽培的马铃薯,由于大棚内温高光弱,易引起植株徒长,所以当植株长到30~35厘米时,可叶面喷施浓度为1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使养分向块茎中运输积累。此外,还要进行整枝打杈,每株留2~3个茎,其余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