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秋葵曲霉病症状 为害茎基部、花及果实。茎基部发病初现水渍状斑块,后扩展到花和果实上。茎基被害后病部变褐色,湿腐,其上生出绒毛状黑霉。花及果实发病初始,在病部产生白色菌丝体,后长出点点黑霉(分生孢子),严重时整个花和果实全部变黑褐色,病果逐渐腐烂,是黄秋葵保护地栽培生产上主要病害。 黄秋葵曲霉病发病规律 系高温、高湿性好氧菌,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具很强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能产生多种有机酸,使叶、花、果实受害霉变。 黄秋葵曲霉病防治方法 亩用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或用30%氟硅唑微乳剂3000~5000倍液,或用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